技术文章

十个不错的电池知识

东莞市高鑫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2016/10/17 10:57:59

1.什麽是二次电池的自放电不同类型电池的自放电率是多少?

自放电又称荷电保持能力,它是指在开路状态下,电池储存的电量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保持能力。一般而言,自放电主要受製造工艺,材料,储存条件的影响自放电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一般而言,电池储存温度越低,自放电率也越低,但也应注意温度过低或过高均有可能造成电池损坏无法使用,BYD常规电池要求储存温度范围为-20~45。电池充满电开路搁置一段时间后,一定程度的自放电属于正常现象。IEC标准规定镍镉及镍氢电池充满电后,在温度为20度湿度为65%条件下,开路搁置28天,0.2C放电时间分别大于3小时和3小时15分即为达标。

与其他充电电池系统相比,含液体电解液太阳能电池的自放电率明显要低,在25下大约为10%/月。

2.什麽是电池的内阻怎样测量?

电池的内阻是指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一般分为交流内阻和直流内阻。由于充电电池内阻很小,测直流内阻时由于电极容量极化,产生极化内阻,故无法测出其真实值,而测其交流内阻可免除极化内阻的影响,得出真实的内值。

交流内阻测试方法为:利用电池等效于一个有源电阻的特点,给电池一个1000HZ、50mA的恒定电流,对其电压採样整流滤波等一系列处理从而地测量其阻值。

3.什麽是电池的内压电池正常内压一般为多少?

电池的内压是由于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所形成的压力。主要受电池材料製造工艺、结构等使用过程因素影响。一般电池内压均维持在正常水平,在过充或过放情况下,电池内压有可能会升高;如果複合反应的速度低于分解反应的速度,产生的气体来不及被消耗掉,就会造成电池内压升高。

4.什麽是内压测试?

锂电池内压测试为:(UL标准)模拟电池在海拔高度为15240m的高空(低气压11.6kPa)下,检验电池是否漏液或发膨胀。

具体步骤:将电池1C充电恒流恒压充电到4.2V,截止电流10mA,然后将其放在气压为11.6Kpa,温度为(20+_3)的低压箱中储存6小时,电池不会爆炸、起火、裂口、漏液。

5.环境温度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在所有的环境因素中,温度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影响zui大,在电极/电解液介面上的电化学反应与环境温度有关,电极/电解液介面被视为电池的心脏。如果温度下降,电极的反应率也下降,假设电池电压保持恒定,放电电流降低,电池的功率输出也会下降。如果温度上升则相反,即电池输出功率会上升,温度也影响电解液的传送速度温度上升则加快,传送温度下降,传送减慢,电池充放电性能也会受到影响。但温度太高,超过45,会破坏电池内的化学平衡,导致副反应。

6.过充电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为了防止电池过充,需要对充电终点进行控制,当电池充满时,会有一些特别的资讯可利用来判断充电是否达到终点。一般有以下六种方法来防止电池被过充:

1.峰值电压控制:通过检测电池的峰值电压来判断充电的终点;

2.dT/dt控制:通过检测电池峰值温度变化率来判断充电的终点;


3.T控制:电池充满电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会达到zui大;

4.-V控制:当电池充满电达到一峰值电压后,电压会下降一定的值。

5.计时控制:通过设置一定的充电时间来控制充电终点,一般设定要充进130%标称容量所需的时间来控制;

6.TCO控制:考虑电池的安全和特性应当避免高温(高温电池除外)充电,因此当电池温度升高60度时应当停止充电。

7.什麽是过充电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过充电是指电池经一定充电过程充满电后,再继续充电的行为。

由于在设计时,负极容量比正极容量要高,因此,正极产生的气体透过隔膜纸与负极产生的镉複合。故一般情况下,电池的内压不会有明显升高,但如果充电电流过大,或充电时间过长,产生的氧气来不及被消耗,就可能造成内压升高,电池变形,漏液,等不良现象。同时,其电性能也会显着降低。

8.什麽是过放电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电池放完内部储存的电量,电压达到一定值后,继续放电就会造成过放电,通常根据放电电流来确定放电截止电压。0.2C-2C放电一般设定1.0V/支,3C以上如5C或10C放电设定为0.8V/支,池过放可能会给电池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特别是大电流过放,或反复过放对电池影响更大。一般而言,过放电会使电池内压升高,正负极活性物质可逆性受到破坏,即使充电也只能部分恢复,容量有明显衰减。

9.不同容量的电池组合在一起使用会出现什麽问题?

如果将不同容量或新旧电池溷在一起使用,有可能出现漏液、零电压等现象。这是由于充电过程中,容量差异导致充电时有些电池被过充,有些电池未充满电,放电时有容量高的电池未放完电,而容量低的则被过放。如此恶性循环,电池受到损害而漏液或低(零)电压。

10.什麽是电池的爆炸怎样预防电池爆炸?电池内的任何部分的固态物质瞬间排出,被推至离电池25cm以上的距离,称为爆炸。判别电池爆炸与否,採用下述条件实验:将一网罩住实验电池,电池居于正中,距网罩任何一边为25cm。网的密度为6-7根/cm,网线採用直径为0.25mm的软铝线,如果实验无固体部分通过。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