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聚碳酸酯(PC)非光气路线攻克原料关

上海联曼实业有限公司

2010/11/9 10:49:02

随着我国高纯度碳酸二苯酯(DPC)生产技术取得突破,聚碳酸酯(PC)可望告别有毒原料光气,从而采用全新的绿色生产路线。从11月4~5日在京召开的2010全国有机碳酸酯技术开发与应用研讨会上获悉,*套5000吨/年碳酸二苯酯装置已进入长周期能耗、物耗考察及成本核算阶段,1万吨/年软件包也在设计之中。    

    据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所长王公应介绍,PC非光气路线攻关首先要突破原料DPC这个关卡。目前有机所与国内企业共建的5000吨/年生产装置已经进行第二阶段试车,万吨级工艺软件包编写已完成企业标准1项。实验表明,采用有机所技术生产DPC,苯酚单程转化率大于等于46%,DPC总选择性大于等于98%,PC级DPC大于等于99.5%。与日本三菱、美国GE、韩国LG化学公司的产品相比,其NTS复合催化剂负荷能力、苯酚单程转化率大大提高,且反应压力更低。    

    王公应说,由碳酸二甲酯制备DPC,再由DPC与双酚A合成PC的工艺路线,近几年在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工艺具有全封闭、无副产物、基本无污染等特点,是全新的PC绿色生产路线。    

    PC是通用工程塑料中*具有良好透明性的材料,是用量仅次于聚氨酯的主要工程塑料品种。但至今为止我国PC基本依赖进口,国内PC装置也均为跨国公司所建,本土企业PC技术仍在中试阶段。2000年以来我国PC进口量年均增幅高达18%,预计今年进口量将突破110万吨。为此,PC成套工艺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特别是非光气路线的关键技术被国家列入“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王公应介绍,目前有机所已申请DPC相关9项,*7项。不少企业听到5000吨/年DPC装置已建成的消息后,纷纷表示希望合作开发万吨级装置。在完成5000吨/年规模的全流程工业示范装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且生产出符合聚碳酸酯生产原料标准的DPC工业级产品后,有机所将逐渐放大装置,开发工业装置全流程软件包,以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PC工业化清洁生产制备技术。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