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实验室超纯水设备的系统是分为几种

四川水思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1/3/4 8:45:14
  实验室纯水系统设计者在考虑超纯水系统之初,应明确的超纯水的用途。一般来讲,纯水就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实验的用水需求。而超纯水的水质也因应用不同而各异,因此应该 根据超纯水的用途和用量确定超纯水的纯化方法和产水量,从而选择合适的超纯水设备。那么实验室超纯水系统的技术系统是分几种呢?
  1、原水预处理系统
  预处理系统通常由聚丙烯纤维(PP)过滤器和活性炭(AC)过滤器组成。对硬度较高的原水还需加装软化树脂过滤器。PP滤芯可高效去除原水中5μm以上的机械颗粒杂质、铁锈及大的胶状物等污染物,保护后续过滤器,其特点是纳污量大, 价格低廉。AC活性炭滤芯可高效吸附原水中余氯和部分有机物、胶体,保护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免遭余氯氧化。软化树脂可脱除原水中大部分钙镁离子,防止后续RO膜表面结垢堵塞,提高水的回收率。
  2、超纯化后处理系统
  ①混床离子交换纯化柱
  混床离子交换纯化柱由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按比例混合而成。阳离子交换树脂用其H+交换去除水中的阳离子,阴离子交换树脂用其OH-交换去除水中的阴离子,在混床树脂中被交换出来的H+和OH-结合生成H2O,因此混床离子交换纯化柱可用来深度去除RO纯水中尚存的微量离子。小型实验室超纯水器中的混床离子交换纯化柱通常为一次性使用。永洁达混床离子交换纯化柱采用*核级混床树脂,其产水电阻率可达18.2MΩ.cm。
  ②EDI装置
  连续电去离子EDI(Electrodeionization的缩写),是利用混床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给水中的阴阳离子,同时这些被吸附的离子又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分别透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而被连续去除的过程。这一新技术可以代替传统的离子交换(DI),产出10MΩ.cm以上的超纯水。EDI深度除盐的很大优点是可长期稳定运行,无需用酸碱再生阴阳树脂,十分适合造水量100L/h以上的超纯水中央制备系统,水质稳定,并将大大降低运行成本,TOC也将更低更稳定。永洁达EDI装置通常的产水电阻率约15~18MΩ.cm。
  ③除热原超滤膜
  超滤除热原已广泛用于现代制药行业。超滤(Ultrafiltration,缩写"UF")膜的孔径介于反渗透和微滤之间(约0.01~0.1μm),通常用小截留分子量来表示。永洁达除热原超滤膜采用截留分子量为5000道尔顿的聚砜膜,可*去除水中热原(其小分子量通常大于7000)及各类微生物。
  ④紫外线杀菌灯与TOC紫外消解器
  紫外线杀菌灯采用254nm波长的紫外线照射杀菌,可有效破坏微生物的DNA分子,使之形成TT两聚体而无法繁殖,是空气、水安全有效的常用灭菌方法。TOC紫外消解器采用可同时产生185nm/254nm双波长的紫外线灯管,其中185nm紫外线在空气中可产生臭氧而杀菌除味,在水中会产生氢氧自由基,可将纯水中微量有机物迅速氧化为CO2,达到去除TOC的目的。
  ⑤终端过滤器
  孔径0.22um的终端过滤器可*滤除细菌、真菌及孢子、树脂碎片及一切微米级污染物。终端过滤器形式有中空纤维式、PP桶过滤器、囊式过滤器、针头式滤器等,膜材质有聚丙烯、尼龙、聚偏氟乙烯等。
  3、反渗透纯化系统
  反渗透(Reverse Osmosis,简称RO)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一种高新膜分离技术,具有一次分离度高、无相变、简单高效的特点。反渗透膜"孔径"已小至纳米(1nm=10-9m),在扫描电镜下无法看到表面任何"过滤"小孔。在高于原水渗透压的操作压力下,水分子可反渗透通过RO半透膜,产出纯水,而原水中的大量无机离子、有机物、胶体、微生物、热原等被RO膜截留。
  通常当原水电导率<200μS/cm时,一级RO纯水电导率≤5μs/cm,符合实验室三级用水标准。对于原水电导率高的地区,为节省后续混床离子交换树脂更换成本,提高纯水水质,客户可考虑选择二级反渗透纯化系统,二级RO纯水电导率约1~5μS/cm,与原水水质有关。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