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外泌体的组成和提纯方法介绍

江苏乐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3/3/1 9:39:39
外泌体是由各种细胞分泌的小型膜囊泡(直径30~100nm),存在于大多数体液(如血液、尿液、髓液等)和细胞培养液中。外泌体是由脂质双层膜包被的膜囊泡,产生于称为多囊泡体的细胞外囊泡中,多囊泡体通过与细胞膜融合将外泌体释放到细胞外。外泌体含核内体来源的蛋白质(如ESCRTs)、细胞内运输相关蛋白(如RabGTPase等)及细胞膜来源蛋白(如CD63, CD81等)等各种内分泌细胞来源的蛋白和RNA,同时还含有分泌细胞膜来源和内体膜来源的脂质(如胆固醇和鞘磷脂等)。
 
外泌体的组成:
 
外泌体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几乎所有的外泌体都有微管蛋白、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四跨膜蛋白。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组成存在差异,例如肠上皮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含有多种代谢酶及肠组织特异性A33抗原,B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富含CD86和MHC分子,T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表面有促凋亡的FasL受体。
 
外泌体的提纯方式有哪些?
 
1、超速离心法
 
这是外泌体提取常用的方法。此种方法得到的外泌体量多,但是纯度不足,电镜鉴定时发现外泌体聚集成块,由于微泡和外泌体没有非常统一的鉴定标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此种方法得到的是微泡不是外泌体。
 
2、过滤离心
 
这种操作简单、省时,不影响外泌体的生物活性,但同样存在纯度不足的问题。
 
3、密度梯度离心法
 
用此种方法分离到的外泌体纯度 高,但是前期准备工作繁杂,耗时,量少。
 
4、免疫磁珠法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外泌体形态的完整,特异性高、操作简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但是非中性pH 和非 生理性盐浓度会影响外泌体生物活性,不便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
 
5、PS亲和法
 
该方法将PS(磷脂酰丝氨酸)与磁珠结合,利用亲和原理捕获外泌体囊泡外的PS。该方法与免疫磁珠法相似,获得的外泌体形态完整,纯度z高。由于不使用变性剂,不影响外泌体的生物活性,外泌体可用于细胞共培养和体内注射。
 
6、色谱法
 
这种方法分离到的外泌体在电镜下大小均一,但是需要特殊的设备,应用不广泛。
 
7、微流控分离法
 
该方法通过负压及震荡等机械原理分离外泌体,产量纯度均具有较大幅度提高,但需要特定设备配合。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