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电镀砝码的工艺

上海实润实业有限公司 >> 进入商铺

2024/1/17 11:42:58

电镀砝码的工艺

电镀砝码是指通过电化学方法在固体表面.上沉积一层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电镀层的作用是什么?

1.提高金属零件在使用环境中的抗蚀性能;

2. 装饰零件的外表,使其光亮美观;提高零件的工作性能,如硬度、耐磨性、导电性、电磁性、耐热性等等。


电镀砝码层有哪些要求?

1.镀层与基体,包括镀层与基体之间,应有良好的结合力;

2.镀层在零件的主要表面上,应有比较均匀的厚度和细致的结构;

3.镀层应具有规定的厚度和尽可能少的孔隙;镀层应具有规定的各项指标,例如表面粗糙度、硬度、色彩以及盐雾试验耐试性。


主要特点

从常用的铬酸镀液镀铬,与其他单金属镀液相比,镀铬液虽成分简单,但镀铬过程却相当复杂,并具有如下特点。

① 镀铬液的主要成分不是金属铬盐,而是铬的含氧酸——铬酸,属于强酸性镀液。

② 在镀铬液中,必须添加一定量的阴离子,如SO42-、SiF62-、F-等,才能实现金属铬的正常沉积。

③ 镀铬液的分散能力很低,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需采用象形阳极或辅助阴极,以得到均匀的镀铬层。对挂具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④ 镀铬需采用较高的阴极电流密度,通常在20A/dm2以上,比一般的镀种高10倍以上。

⑤ 镀铬的阳极不用金属铬,而采用不溶性阳极。通常使用铅、铅-锑合金及铅-锡合金。

⑥ 镀铬的操作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有一定的依赖关系,改变二者关系可获得不同性能的铬镀层。


电镀砝码类型用途

镀铬工艺种类众多,按其用途可作如下分类。

① 防护-装饰性镀铬:防护-装饰性镀铬俗称装饰铬,镀层较薄,光亮美丽,通常作为多层电镀的最外层,为达到防护目的,在锌基或钢铁基体上必须先镀足够厚的中间层,然后在光亮的中间层上镀以0.25~0.5μm的薄层铬。

②镀硬铬(耐磨铬) 镀层:具有的硬度和耐磨性,可延长工件使用寿命,如切削及拉拔工具,各种材料的压制模及铸模、轴承、轴、量规、齿轮等,还可用来修复被磨损零件的尺寸公差。

③镀乳白铬镀铬层:呈乳白色,光泽度低、韧性好、孔隙低、色泽柔和,硬度比硬铬和装饰铬低,但耐蚀性高,所以常用于量具和仪器面板。

④镀松孔铬(多孔铬):是利用铬层本身具有细致裂纹的特点,在镀硬铬后再进行机械、化学或电化学松孔处理,使裂纹网进一步加深、加宽。使铬层表面遍布着较宽的沟纹,不仅具有耐磨铬的特点,而且能有效地储存润滑介质,防止无润滑运转,提高工件表面抗摩擦和磨损能力。常用于受重压的滑动摩擦件表面的镀覆,如内燃机汽缸筒内腔、活塞环等。

⑤镀黑铬镀层:色黑,具有均匀的光泽,装饰性好,具有良好消光性;硬度较高(130~350HV),在相同厚度下耐磨性比光亮镍高2~3倍;其抗蚀性与普通镀铬相同,主要取决于中间层的厚度。耐热性好,在300℃以下不会变色。


影响因素

工件表面镀铬后的表面粗糙度与以下条件有直接的关系:

1、镀前基体的表面粗糙度:基体表面粗糙度值越小镀后表面粗糙度值越小;

2、镀液温度的高低:温度高镀后表面粗糙度值就大;

3、电流密度的大小:电流密度越大镀后表面粗糙度值就大;

4、镀液浓度:镀液浓度大镀后表面粗糙度值就大;

5、电镀时间:电镀时间越长镀后表面粗糙度值就大。

装饰镀铬镀前镀后表面粗糙度值差别不大,镀硬铬镀前镀后表面粗糙度值差别大。


电镀砝码工艺特点

镀铬过程除了与其它镀种具有共同点外,还有其许多特殊的地方:

① 镀铬电解液的主要成分不是金属铬盐,而是具有强氧化性的铬酸。

② 电流效率很低,一般为13~16%,最高只能达到23%左右,因而在镀铬过程中氢气大量析出,带出有毒液雾,需要有良好的吸风装置和采用铬雾抑制剂。

③ 溶液中必须添加少量外加的阴离子,如SO42-、F-、SiF62-等,还要在电解液中维持一定量的三价铬。

④ 分散能力低,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必须采用象形阳极、保护阴极等,才能得到良好的镀层。

⑤ 采用的电流密度很高,有时比一般镀种的电流密度高几十倍。镀铬过程的槽电压也较高,常常需要采用12伏以上的电源,而其它镀种用6伏的电源也就可以了。

⑥ 对温度和电流密度的控制要求严格,两者之间还要紧密配合。电流密度固定,温度只能变动1~2℃,温度固定,电流密度变动2~3A/dm2。

⑦ 镀铬所用阳极不是金属铬,而是采用铅、铅锡合金或铅锑合金等不溶性阳极。

⑧ 因铬层容易钝化,在一般情况下电镀过程中不允许中途断电。


电镀砝码展前景

铬镀层由于具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而得到广泛地应用,特别是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铬镀层的用量越来越大。但是传统的镀铬工艺使用的电解液都由剧毒的铬酐配制,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多年来,尽管加强了对含铬废水的回收和处理,但未得到根本解决,另外传统的镀铬工艺还存在不少缺陷。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广大电镀工作者对镀铬工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1)低浓度铬酐镀铬工艺

低浓度铬酐镀铬工艺是指镀铬液中铬酐含量在30~60g/L的镀铬工艺,铬酐使用量只有普通标准镀铬工艺的l/5~1/8,既减轻了铬酐对环境的污染,又节约了大量的原材料。

采用低铬酐镀铬工艺可以获得装饰性铬镀层和硬铬镀层,其光泽性、硬度、结合力以及裂纹等方面,均能满足质量要求。

(2)三价铬盐镀铬

三价铬电镀作为最重要、最直接有效的代六价铬电镀工艺,人们对其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由于电镀液的稳定性、铬镀层的质量等方面始终无法与铬酸镀铬相比,因此一直未能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3)稀土镀铬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了稀土镀铬添加剂,主要成分是稀土化合物,在中国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镀铬电解液中加入少量的稀土化合物,可使电解液中铬酐含量降低到150g/L,并且在较低温度(30~40℃)下就可以获得光泽度高的光亮镀铬层,阴极电流效率达到22%~26%,显著高于常规镀铬电解液。采用稀土镀铬添加剂可以节约大量能源和原材料,同时还大大减轻了铬酐对环境的污染。

(4)有机添加剂镀铬

采用有机添加剂及卤素释放剂联合使用的镀铬液被称为“第三代镀铬溶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阴极电流效率高达22%~27%,不含F,不腐蚀基体;覆盖能力强,HV亦高达1000以上,既可用于镀硬铬,也可用于镀微裂纹铬,配合双层或三层镍工艺,用于汽车或摩托车减振器的电镀,已开始在机械行业获得应用。

IMG_0626.JPG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