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中国生物样本库向标准化迈进

北京冬歌博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6/1/4 15:09:15

1  癌症研究现状与医学

过去一百多年,各国对肿瘤浩浩荡荡的研究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如 Clifton Leaf 在 2004年 Fortune 所提到:“Why We’re Losing the War on Cancer —— and How to Win it?”。近 10 多年来,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高通量生物芯片、新一代测序及生物信息学、高通量 RNAi 等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癌症基因组(ICGC)项目的启动,使得我们将有机会看清肿瘤的全貌,一直在不断重演的肿瘤“盲人摸象”式研究的历史有望结束。现在,肿瘤已被认为是一个系统性疾病,是全身代谢障碍的局部表现,研究者必须注重应用系统生物学的原理指导肿瘤诊治的研究。系统生物学的发展使得 3P 医学[预测(Prediction)、预防(Prevention或干预 Preemptive)、个性化治疗(Personalized therapy)]应运而生,分子水平的早期诊断、药物靶点的发现面临的机遇。今年初,奥巴马提出医学,即基于基因组学的个性化医学,受到各国政府、科学界、医学界与产业界的高度关注,我国政府到 2030 年预计总投入 600 亿人民币开展医学研究与实践。其实,我国在这一领域经过 10 余年的拼搏已进入*行列,中国癌症基因组(CCGC)项目于 2010 年 1 月也正式启动,我们都身临其境,深深地感受着这个时代的巨大变革并见证这个“不朽的传奇(Anenduring legacy)”。

2  分子医学转化研究的困惑

遗憾的是,很多分子医学的研究成果却半途而废或zui终夭折,并未能实现转化应用到临床。DeclanButler 在 2008 年 Nature题为“Translational research:Crossing the valley of death”一文中的漫画清晰地勾画了众多研究成果与应用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让我们所有研究者都深有感触。当今个性化医疗与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倍受关注并进入迅速发展期,后者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破长期以来基础研究、技术开发、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之间形成的“屏障或巨大鸿沟”,架起“沟通”的桥梁,极大地缩短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to bedside,B2B)的过程,zui终使患者能真正受益于科研成果。同时,临床医生还要特别注重带着临床问题开展基础研究(bedside to bench,B2B),善于应用*的基础研究手段解决临床实际遇到的重要或疑难问题。

3  生物样本的关键作用

值得关注的问题是:长期以来,为什么实现上述转化如此之难?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米”就是人类疾病与正常的样本。可见,标准化、符合临床客观规律的高质量人类疾病组织生物样本是极其珍贵资源,它是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源头与实现转化医学的核心环节所必需的“燃料”。2002年度诺贝尔奖得主 Sydney Brenner 强调:“研究必须以人为本,而不是继续一味地纠缠于果蝇与老鼠”使我们深受启发[5]。2009 年 3 月美国政府投入巨资,以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牵头,积极筹建美国*个国家人肿瘤组织生物样本库。Times更是将此国家肿瘤组织样本库的建立列为“2009年改变世界的规划”之一。由此可见,只有拥有的生物样本(标准化、高质量、临床资料齐全),经过高通量生物芯片、测序等技术研究,才会有的分子医学结果,再经过的大样本验证,才会产生的转化研究成果,zui终实现临床医学实践。

4  我国生物样本库现状与举措

长期以来,我国正常与疾病生物样本库建设尚处于初期阶段,普遍存在条块分割、相互封闭,收集不规范,缺乏统一标准化流程、质控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原创性生命科学研究与创新性生物医药的转化医学进程。为此,2007 年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以下简称中心)牵头向卫生部申报了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BBCMBA)。

2009 年 6 月 4 日得到国家卫生部、民政部正式批复成立(社证字第 3023-17 号)。顾健人院士高度评价:“国家生物样本库专业委员会的创立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全国 89 名生物样本库、内科、外科、病理科、检验科等领域专家组成了*届专业委员会。分会秉承“珍惜样本、执行标准、充分应用、维护产权”的宗旨,承担并推进组织生物样本库行业规范、学术交流、教育培训、交流与合作和科研服务等工作任务。2013年 6 月,分会完成了四年一度的改选,产生了第二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共由 143 名全国委员组成,10 余位两院院士及美国 NIH 专家、 ISBER 主席等担任分会顾问,分会已经成为我国该领域的,成为该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与机构,具有高度的全国范围内的领导、组织、整合能力。

5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

原文:【16001】
郜恒骏,中国生物样本库向标准化迈进,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5,10(6):481-483.
DOI: 10.3969/j.issn.1673-713X.2015.06.001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