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年我国检验检测市场发展情况如何?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对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管方面的数据如何?检验检测报告造假行为主要有哪几种类型?检验检测报告造假行为应当如何监管?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还将对哪些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专项整治?
“截至2021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已突破5万家,营业收入超过4000亿元,年均机构数量增长超过10%,营业收入增长超过12%,我国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最具潜力的检验检测市场。”市场监管总局相关人员在日前召开的“整治检验检测报告造假行为”新闻发布会(以下简称“发布会”)上表示。
化工
仪器网编辑对发布会内容进行梳理,整理出检测相关几个“知识点”,供相关人士参考。
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对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管方面的数据如何?
据发布会透露,市场监管总局成立四年来,全国累计检查检验检测机构6.4万家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1万起,撤销、注销1043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 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相关部门重点在食品、医疗器械、生态环境监测、机动车检验等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全国共检查检验检测机构1.93万家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4620起,撤销、注销167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
检验检测报告造假行为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根据目前监管中掌握的情况,检验检测报告造假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类别,分别由两类不同的市场主体造成:
一类是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检验检测许可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违法出具虚假或者不实的检验检测报告,进行低价恶意竞争;另一类是不具备检验检测资质的企业和人员假冒资质证书、伪造检验检测报告,甚至在网络交易平台进行兜售,侵害合法从业机构权益,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检验检测报告造假行为应当如何监管?
针对不同的造假主体,监管部门和监管手段不尽相同。
一是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检验检测许可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违法出具虚假或者不实的检验检测报告的行为。针对高风险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日常“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强化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监督抽查、专项整治及投诉举报案件查处,持续加大对不实或虚假检验检测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021年,共查办检验检测机构违法案件1235件,同比增长23.5%,罚没金额2727.7万元,同比增长44.7%。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将对不实和虚假检验检测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信用平台,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归集到检验检测机构名下,推动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二是对无资质的企业、中介机构、个体工商户及个人的检验检测报告造假行为。目前尚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处罚规定,实践中需依靠公安部门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的规定对其“伪造证明文件”、“伪造印章”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还将对哪些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专项整治?
为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监管,严肃查处不实和虚假检验检测等违法违规行为,打击不法行为,净化检验检测市场环境,市场监管总局还发布了针对检验检测机构违规问题部署的专项整治行动。
市场监管总局将于2022年4月底至7月底开展检验检测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集中力量对辖区内涉及疫情防控的医疗器械防护用品、食品、个体防护装备、建筑材料、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体、碳排放核查等六个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全面排查、全数检查、严格整顿。
此外,市场监管总局还将联合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工作,加大机动车检验、生态环境监测、进出口商品检验、化妆品检验等重点领域的抽查比例,实现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的无缝衔接。
资料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作者:吴吴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