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突破困局:专家呼吁完善创新生态 锻造科研“利器”

化工仪器网 2024-05-24 • 5312阅读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科学仪器作为科研领域的重要支撑,其发展水平与国家的科技实力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此同时,国产科学仪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5月18日-19日,各领域专家齐聚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香山科学会议第S71次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围绕高端科学仪器助推基础研究新范式发展、高端科学仪器的关键共性技术与核心部件、高端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生态建设等中心议题,共话新时期高端科学仪器发展战略。
 
  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创新,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已逐步形成相对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在学科建设方面,我国科学仪器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建立了完善的科学仪器教育体系,全国共有200余所高校设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创新体系方面,我国初步构建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高端仪器开放共享平台,探索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学仪器合作创新新模式。此外,我国还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以科学仪器创新为主的企业。
 
  但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科研装备自主创新需求更加迫切。多年来,我国科学仪器研制以集成创新居多,原始创新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开展基础研究和产出创新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指出,在行业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科学仪器仪表行业的产业链和技术实力发展较快,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与此同时,我国科学仪器行业仍存在跟跑为主,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不畅,产品可靠性、稳定性、易用性不突出等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表示,大科学时代对科学仪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产品迭代也越来越快。许多领域的前沿突破,都依赖于极端条件下工作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家对科学仪器更高性能的追求永无止境。
 
  来自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提出,高端科学仪器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部件亟待突破。传感器技术激光器技术质谱技术电子显微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光学成像技术等,都是高端科学仪器研制关键共性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
 
  也有专家认为,科学仪器中的核心关键部件同样具有共用性通用性。核心关键部件的研发周期长,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迭代升级特性明显。因此需要充分重视核心关键部件创新作用,并建立良好的产学研结合体系,给予长期支持。
 
  为完善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生态建设,各相关领域的专家们呼吁,要从人工智能新变革国产科学仪器生态圈构建应用场景挖掘等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新型体制优势,联合国内一流高校、行业龙头企业、研究型机构等,实现产学研政企全链条协同,共同推动我国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国产科学仪器行业仍需面对诸多挑战,但通过各领域坚持科技创新,逐步克服挑战,相信国产科学仪器在科研舞台上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点击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相关产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