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科研需求一键响应,公共平台高效构建(上)

————专访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执行副主任方三华
化工仪器网 2024-07-24 • 12444阅读
  【化工仪器网 人物访谈】2024年7月9日-11日,第十四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技术发展研讨会以“加强生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推进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提升公共平台智能化管理水平,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邀请了高校、科研院所的设备处领导、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负责人、技术骨干、专家学者以及国产仪器代表和仪器行业专家等七百余人参加了本次盛会。
 
  在此次第十四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技术发展研讨会现场,化工仪器网有幸在现场采访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执行副主任方三华老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方老师的精彩分享。
  
  化工仪器网:方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以及目前所在的平台情况?
 
  方三华老师:大家好,我是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的执行副主任方三华。我们平台成立于2010年,至今已有14年的发展历程。为了满足校内外科研需求,我们陆续建立了七个分平台,这些平台分布在不同的楼宇,其中还包括位于另一个校区的转化医学平台。
 
  在管理平台方面,我们主要得益于两方面的创新。第一,管理机制的创新。我们采用了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每个分平台设立负责人管理内部事务,同时成立平台管理小组,由资深老师分管财务、人事、宣传、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等共性事务。同时我们会每两周召开一次平台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决定平台日常运营和重大事项。
 
  第二,技术创新的推动。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从平台建立之初就非常注重网络化建设,建立了网络预约系统。这一系统不仅方便了学生的预约使用和老师的管理,还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更新和财务的融入管理,大大提高了平台的管理效率。目前,我们上线的仪器有一百多台,每位老师平均管理4到5台仪器,网络预约系统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生是仪器使用的主要群体,因此我们平台也承担着研究生的培养任务。首先,是科学知识的培养,这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此外,研究生还需要进行实验,掌握相关技术,因此,我们的平台专注于为研究生提供技术培训和提升的机会。
 
  特别是针对医学院的研究生,这种全面培养不仅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如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成为独立的PI,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他们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为了培养研究生,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我们专门开设了一门实验技术技能课,并由我们平台的一线老师授课,老师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还能分享丰富的仪器使用经验,帮助学生快速上手。这门课已经成为医学院研究生的必修课,并且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此外,为了弥补课程覆盖面的不足,我们还建立了培训考核体系。研究生入学后,会接受仪器的理论培训,在对整个仪器有了一定的初步了解之后,我们会让其进行实践操作的培训,随后研究生可以根据兴趣在网络预约系统中报名实践操作培训。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在我们的网络预约系统中报名,进行学习和掌握所需技能。
 
  在实践操作培训中,学生将亲临现场,由经验丰富的老师亲自指导,从仪器的使用介绍到上手操作,每一步都力求细致入微。完成培训后,学生将获得普通用户权限,后续可以自主预约平台仪器,进行初步的实验探索。
 
  后续我们还有一个考核机制,当学生在某一台仪器上累计使用超过20小时,并表现出良好的理论掌握和操作能力时,他们可以申请考核,一旦通过,即可获得资深用户权限,享受24小时全天候预约特权,极大地提高了仪器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开放共享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研究生的实验技能。
 
  科学和技术要双向驱动才能建设。在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方面,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鼓励员工外出培训和技术交流,尽管经费有限,但我们始终保证这部分经费的投入,以拓宽员工视野,提升技术水平。同时,我们还会邀请行业内的技术大咖来校举办讲座和报告,为师生们带来最前沿的科技动态。
 
  二是解决编制和待遇问题。我们深知,技术员的稳定对平台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现同工同酬,让非编人员也能享受到与在编人员相同的薪资待遇,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此外,我们还鼓励员工参与浙江省和杭州市的职称评审,无论评审难度如何,只要获得相应等级,我们都将给予相同的待遇,确保团队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化工仪器网:方老师通过对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阐述了创新的四个方面,不仅促进了平台的发展,也为人才留存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羊舌木
点击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相关产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