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2024年度新培育国家层面绿色工厂达1382家
2025年01月24日 14:52:59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3588

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近日公布了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新培育国家层面的绿色工厂数量达到了1382家,这标志着中国在推进绿色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4年,中国在推动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近日公布了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新培育国家层面的绿色工厂数量达到了1382家,这标志着中国在推进绿色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次公布的绿色工厂名单是经过严格评选和审核后确定的。这些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是绿色制造的核心实施单元。这些绿色工厂的涌现,不仅提升了工业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也显著改善了环境友好性,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及“双碳”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推动绿色工厂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印发了《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旨在加快建立规范化、长效化的绿色工厂梯度培育机制,通过梯度培育,带动地方累计培育省市层面的绿色工厂数量达到1.6万余家。这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绿色制造体系,也促进了制造业的全方位绿色化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食品饮料行业在此次绿色工厂评选中表现突出。蒙牛旗下的多个工厂、大窑饮品旗下两家工厂,以及三元食品、青岛啤酒、雀巢等多个知名企业均获得了绿色工厂称号。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了绿色低碳和循环可持续发展。例如,大窑饮品将绿色理念贯穿于智能工厂的全周期,从选址开始就注重依山傍水、生态和谐,通过严格控制原辅材料质量,减少原材料浪费,实现了绿色生产。
 
  此外,绿色工业园区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国家层面累计培育的绿色工业园区数量达到了491家。这些工业园区作为绿色工厂和绿色基础设施集聚的平台,在推动绿色低碳和循环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这些绿色工业园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平均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超过95%。
 
  未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优化绿色制造标杆培育机制,充分发挥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日常指导监督和检查等措施,推动制造业全方位绿色化转型。同时,还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不断提升我国绿色制造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仪器仪表分析仪器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2025年度生态环境团体标准项目征集来了!

    近日,全国环境监测行业协会联席会议组委会组织开展2025年度生态环境团体标准项目的征集工作,将积极推进团标升级国标工作。
    2025-02-22 08:00:00
  • 仪器聚焦丨热点重点大盘点 仪器行业本周要点速递(2025年第5期)

    政策方面,本周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02-21 08:00:00
  • 超64万亿元!多地公布2025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

    多地公布2025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涵盖制造业、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总投资超64万亿元。
    2025-02-21 15:41:19
  • 云南省推出十五条新举措 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改革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十五条措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解决基础研究到市场应用的衔接问题...
    2025-02-21 13:57:52
  • 2024年四川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9.5%

    2024年四川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9.5%,延续总体平稳、趋势向好的态势。
    2025-02-21 13:50:57
  • 覆盖50家重点高校院所 黑龙江省发布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榜

    2025年2月19日,黑龙江省发布科技成果转化榜,成果转化榜覆盖全省50家重点高校院所。
    2025-02-21 13:50:4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