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R应用丨化学品与石化产品的核磁共振法
高级会员第5年
代理商束蕴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凭借与德国布鲁克(BRUKER)、衍射数据中心(ICDD)、德国Freiberg等实验室分析仪器品牌的战略合作,迅速成为业界仪器供应商。
我们拥有一支积极乐观,正直诚信的年轻团队,我们热忱的信仰科学,相信科学技术能为我们的客户带来高品质的生活,为社会的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束蕴仪器为各类客户提供优质的实验室和工业检测仪器及过程控制设备,专业的应用支持及完善的售后服务,在中国大陆的诸多领域拥有大量用户,如高校、科研院所、航空航天,政府组织、检验机构、及工业企业。产品覆盖了医药、生物、材料、考古、电子、食品等各个行业。
公司的宗旨:为客户量身打造合适的综合解决方案、技术支持和现场服务,优质的客户培训,快速及时的售后服务。
束蕴仪器,让世界更清晰!
主营仪器设备:
--高分辨X射线显微CT、多量程X射线纳米CT、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 (ESR/EPR)、台式核磁共振波谱仪 TD-NMR、光学轮廓仪等 -- 德国布鲁克Bruker 授权代理商
--PDF衍射数据库、JADE软件--衍射数据中心(ICDD)授权代理商
--晶圆片寿命检测仪、在线晶圆片/晶锭点扫或面扫检测、晶圆片在线面扫检测仪、台式PID潜在诱导退化测试仪、释光测定仪等--德国Freiberg Instruments授权代理商
--BPCL化学发光仪--微光科技华东区总代理
单位名称:束蕴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详细地址:上海市松江区千帆路288弄G60科创云廊3号楼602室
“…台式低场核磁共振波谱仪可作为测定生物柴油含量的通用工具。”
ESR应用丨化学品与石化产品与核磁共振法
大部分的货运卡车、火车、公共汽车、船舶、农业和建筑工程车辆都使用柴油燃料。主要是由于其良好的热力学效率,使之成为一种高成本效益的运输工具。随着多国政府的鼓励从汽油转向更为环保的柴油,它也被用于大量的小汽车和小型卡车。事实上,从石油中提炼出的柴油是世界上成功的燃料。
然而,后来人们发现,柴油机的排放物对人类健康存在毁灭性的影响。柴油废气含有高水平的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以及颗粒物,每年有成千上万人因吸入这类排放物而过早死亡。由于柴油车的使用得到鼓励,找到一种能减少有害柴油排放物的解决方案已刻不容缓(1)。
生物柴油是由植物油或动物脂肪与酒精反应生成的,具有与石油柴油非常相似的理化性质,但其硫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量更低。它也可用于标准柴油发动机,与需要转换发动机的蔬菜油和废油不同(2)。
因此,生物柴油为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和降低损害健康的风险提供了现实的选择。通过将柴油与生物柴油混合可以减少柴油的排放,有关法规正准备在石化柴油与生物柴油共混物中引入低水平的生物柴油。因此,必须有标准的测试方法来确定石化柴油与生物柴油共混物中的生物柴油含量,以便实施这样的法规。目前使用的几种方法大多数是基于红外光谱法,但近一种更灵活且成本效益更高的分析技术已被推出(3)。
该项技术是基于时域核磁共振(NMR)波谱法,测量核激发后恢复平衡所需的时间。由于时域NMR使用低磁场,所以可以使用更为经济的台式NMR波谱仪进行。此外,由于可以使用永磁体,因此不需要通过液气体进行大量的冷却。
时域NMR波谱法广泛应用于一系列工业领域,已被证明是一种可靠、方便、快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此外,它是非破坏性的,不需要进行样品制备。
ESR应用丨化学品与石化产品与核磁共振法
新方法是基于时域NMR波谱法,使用配置永磁体的Bruker mq-20型 NMR波谱仪,对具有不同生物柴油含量的多个燃料样品进行检测。所得到的波谱显示出与生物柴油含量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都能实现对生物柴油含量的准确测定。
虽然技术不像目前的傅立叶变换红外波谱标准那样,但它具备可使用现有的便携式台式NMR波谱仪快速获得结果的优点。因此,表明它是一种颇具前景的工具,可方便地以高成本效益的方式现场测定燃料样本的生物柴油含量。
参考文献:
Stauffer E and Byron DJ. Alternative fuels in fire debris analysis: biodiesel basics. Forensic Sci. 2007;52:371−
Knothe G, et al. The Biodiesel Handbook, 2nd Edition; AOCS Press: Champaign, IL, 2005.
da Rocha G, et al. Determination of Biodiesel Content in Diesel Fuel by Time-Domai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D-NMR) Spectroscopy. Energy Fuels 2017;31(5):5120–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