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LC-MS液质联用API技术
时间:2019-10-12 阅读:1415
大气压离子化技术(API)是一类软离子化方式,它的出现,成功地解决了二手LC-MS的接口问题,并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技术。 二手LC-MS液质联用API技术 主要包括离子喷雾离子化(ISI)、大气压化学离子化(APCI)和电喷雾离子化(ESI)3种模式。它们的共同点是样品的离子化在处于大气压下的离子化室完成,离子化效率高,大大增强了分析的灵敏度和稳定性。ESI,ISI和APCI,3种电离方式同时可作为二手LC-MS的接口。
二手LC-MS液质联用-离子喷雾技术ISI
大多二手LC-MS液质联用都要求有尽可能高的LC流速达到接口,目前ISI接口的上佳流速可达到50~200u1-min比原来的提高了10~20倍。在柱子出口和ESI探针间加一个溶剂N分离器可使柱流速从Iml.min减少到100ul.min进入接口探针而对响应无不良影响。
当样品有*,可应用在低于1ulmin流速下有效工作的纳(nano)一ESI接口。有静态及动态两种nano-ESI接口,静态nano-ESI装置常特殊应用于鉴定蛋白质。而动态nano-ESI装置与毛细管电泳nano-LC微毛细管LC或毛细管电色谱联用。流速常在30~1000nl.min.
二手LC-MS液质联用-大气压化学离子化APCI技术
用于二手LC-MS液质联用的APCI技术与传统的化学电离接口不同,它并不采用诸如甲烷一类的反应气体,而是借助电晕放电启动一系列气相反应以完成离子化过程,就其原理,它也可被称为放电电离或等离子电离。从二手液相色谱流出的样品溶液进入一具有雾化气套管的毛细管,被氮气流雾化,通过加热管时被气化。在加热管端进行电晕放电,溶剂分子被电离,充当反应气,与样品气态分子碰撞,经过复杂的反应过程,样品分子生成准分子离子。
二手LC-MS液质联用-电喷雾电离ESI
用于二手LC-MS液质联用的ESI技术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液滴的形成,去溶剂化,气相离子的形成3个阶段。
在ESI中,离子的形成是被测分子在带电液滴的不断收缩过程中喷射出来的,即离子化是在液态下完成的。经二手液相色谱分离的样品溶液流入离子源。在N2流下汽化后进入强电场区域,强电场形成的库仑力使小液滴样品离子化,借助于逆流加热N2分子离子颗粒表面液体进一步蒸发,使分子离子相互排斥形成微小分子离子颗粒。这些离子可能是单电荷或多电荷,这取决于所得的带有正、负电荷的分子中酸性或碱性基团的体积和数量。多电荷离子峰的形成使质量范围为3000u的四极杆滤过器质谱仪也能检测到生物大分子的准确分子量。
在电喷雾过程中,溶液中一种极性离子(比如正离子)随着喷出的雾滴而离去,相反极性的离子(比如负离子)则留在毛细管的溶液中,如果毛细管为金属材料并与高压电源(Ve)的一极相连,那么留在毛细管中的这些离子会在金属管壁上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通过这些电化学反应使溶液中电荷消失,从而维持连续地喷雾,例如OH-在金属管壁上发生以下电化学反应:伴随电化学反应会有气体产生,因此在电路的连接上应考虑此因素,否则在毛细管中会出现气泡,影响电喷雾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