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技术国产化仍需扶持鼓励
时间:2017-03-13 阅读:4352
●应进一步改革和优化体制机制,加强核电技术国产化的政策支持,促进已经具备国产化能力的设备在核电工程项目中能够得到充分应用,保护和鼓励国内核电装备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国内企业*有能力生产制造出*的火电辅机及材料,在具体落地推动方面,需要相关部门、企业的大力支持。
“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我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不靠改革创新没有出路。我们拥有世界上数量zui多、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有zui大规模的科技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人力人才资源为支撑,加快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水平。”
能源技术创新在能源革命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摆在能源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来,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升,建设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重大能源技术示范工程,但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和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两会期间,《中国电力报》记者就发电技术国产化问题采访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人士,共同探讨从体制、机制、研发等方面推进发电技术国产化。
发电技术国产化瓶颈待解
“具体到实际项目中,由于国产化设备成本高等原因,一些可以在国内生产的设备、部件和原材料还是大量从国外进口,国内制造企业所取得的国产化制造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郑砚国在今年提交的建议中指出。
据郑砚国介绍,近年来,核电技术国产化在研发、制造等方面获得了积极推动。2016年,“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科技专项进入全面验收阶段,“华龙一号”关键设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核电科技研发和装备制造取得了一批新的成果。CAP1400屏蔽电机、主蒸汽隔离阀、大口径爆破阀,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控制棒驱动机构等的研制成功,使得AP/CAP及华龙系列三代核电自主化及设备国产化能力大幅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自主化燃料组件的研制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与此同时,尚有部分核电关键设备(如核级仪表、稳压器先导型安全阀等)还需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国产化能力。”郑砚国向记者表示。
在火电领域,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火电“三大主机”的国产化取得重要进展,已完够自主设计制造,但泵阀(如调节阀、炉水循环泵)和四大管道(比如P92钢管)这些被喻为我国火电技术国产化“zui后一公里”的辅机设备、材料、零部件主要还是依赖进口。
“宝钢特钢与河北宏润核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宏润核装)联合生产的P91、P92钢管某些性能指标还优于进口产品。”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程世长向记者表示。
“统计显示,调节阀领域某年度销售总额超过了250亿元,进口品牌总额达135亿元,进口调节阀几乎垄断了所有中产品市场。”天津奥美自动系统有限公司(简称奥美)董事长卓杰伟曾向多位两会代表、委员介绍过这一情况。
调节阀是适用于电厂锅炉和汽机系统的辅助设备。奥美自主研制的调节阀,不仅*,且在控制精度、耐温、承压、反应速度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奥美目前存在的瓶颈主要体现在招投标环节。在招投标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制约,奥美的产品没有机会跟品牌同台竞技。”卓杰伟表示。
“火电领域这些辅助设备的国产化不好推动是有原因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湖南分公司总刘定军向记者坦言。刘定军告诉记者,前些年因为使用国产化的管道,个别电厂发生过安全事故,国家相关部门还下发文件进行过整顿,所以,相关部门和火电行业对火电辅机国产化依然存在疑虑和担心。“坦诚地讲,目前如果买国产的四大管道,作为发电企业的领导,可能有安全上的压力。大家普遍感觉还是进口四大管道的业绩会好一点,买进口货可能没有什么压力。”华能电力股份公司生产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向记者表示:“在风电领域,一些关键部件也依然没有*实现国产化。”记者注意到,《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指出:“突破远海风电场设计和建设关键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兆瓦级及以上海上风电机组及轴承、控制系统、变流器、叶片等关键部件,研发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海上风电场集群运控并网系统。”
重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核电技术国产化方面,我考察过国内很多设备制造企业,有部分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的确达到国内外水平,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的大胆创新举动让我感动。下一步,就是如何循序渐进大力推广使用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核新能源有限公司总钱天林在回答《中国电力报》记者提出的发电技术国产化问题时说。
记者注意到,《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明确强调:“鼓励民营企业开展能源技术创新,积极承担国家能源技术创新任务。”
钱天林告诉记者,他曾考察过宏润核装,这家民营企业拥有世界上zui大的垂直挤压机(5万吨)。据了解,近期,宏润核装中标两个核级订单,均来自国家CAP1400示范工程,将承担核电站发电机组部分主蒸汽管道、弯管制造的重任。
“这次宏润核装为浙江火电生产的直径1067毫米、壁厚52毫米、长度11.5米的核级大无缝钢管产品将是世界上口径zui大、长度zui长的核级主蒸汽管道,标志着管道装备产品国产化在宏润核装取得了进一步突破。”宏润核装董事长刘春海掷地有声地说。
针对如何系统推进核电技术国产化,郑砚国建议,进一步改革和优化体制机制,加强核电技术国产化的政策支持,促进已经具备国产化能力的设备在核电工程项目中能够得到充分应用,保护和鼓励国内核电装备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火电辅机进口局面如何打破?火电技术全面国产化如何突出重围?
“推进国产化的关键在发电企业主体。”原电监会特聘专家杨富认为。他建议,各大发电集团及发电企业,当前应该正确认识包括P92在内的各类国产钢管,不断推动国产化进程。也正如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所期待的,希望在两三年的时间内实现他多年以来的梦想———大口径钢管的国产化。
合肥皖化电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皖化电机)是国内*家、上第3家能独立自主设计制造,满足亚临界、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大型发电机组需要的炉水循环泵(简称炉水泵)的民营企业。
目前皖化电机研发制造的10多台炉水泵运行zui长的已达10年,无一台发现异常,电厂用户反映产品性能及可靠性优于国外同类产品。针对目前国内使用在发电机组的炉水泵绝大部份是进口产品这一局面,皖化电机董事长姚崇全建议,将炉水泵的推广使用纳入到国家电力示范项目的相关工程中。
《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指出,结合“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行业产业升级需要,大力推动能源技术革命,以绿色低碳为方向,着力推进重大技术研究和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切实把示范项目作为实现技术国产化、知识产权自主化和市场竞争力的*,带动产业升级。
刘定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也了解到国内相关企业已经*有能力生产制造出*的火电辅机及材料,但是在具体落地推动方面,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发电集团层的大力支持。“按照目前的物资采购程序及相关规定,基层电厂决定不了用还是不用国产化的火电辅机及材料。”刘定军表示。
“国家能源局已经委托中国阀协专家考察奥美,对奥美这家民营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力量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还将组织专家对奥美的产品进行技术鉴定,这对我们进一步扩*度和*也是一个机会。”卓杰伟在两会召开期间告诉《中国电力报》记者。
据了解,奥美调节阀在超超临界已取得突破,其调节阀能稳定工作在600摄氏度以上,公称压力750千克,并在国内一些电厂投入使用,反应良好。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指出,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
相信,发电各领域(火电、核电、风电等)技术的国产化将逐步迎来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