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三思仪器有限公司

化工仪器网免费会员

收藏

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实验指导

时间:2011-09-22      阅读:2489

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实验指导(杭州:Alice

 
一、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1、本实验采用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每组3个试件。具体制作过程为:
1)先干拌砂、石、水泥,直至拌匀,然后逐渐投入水,当全部投入后,再搅拌1min
2)拌和物搅拌完毕后,马上进行试件的制作。小梁试件应采用卧式成型,小梁试件首先在中部装料。
3)用木槌振实时,截面尺寸为150*150mm的试件,分作两层装料。装料时用抹刀沿试模内壁略加插捣,用木槌敲试模侧壁,每层30次,将凹凸不平的表面振平,刮去多余的拌和物,并用抹刀抹平。不允许用插棒或震动棒作内部振实,必要时可用震动棒接融试模外壁进行振动。
4)成型后用塑料和其它覆盖物覆盖试件表面,按规定养护一段时间后折模、编号。然后进行养护至所需的龄期。
5)养护7d28d后,将试件从养护室里拿出,立即进行实验。
2、实验步骤:
1)取出试件,检查其不平度,每100mm不大于0.05mm,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得大于1度。
2)用试件成型时的侧面作为承压面,安放时试件轴心对准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铰座使接触均衡。
3)对试验机连续均匀加载,试件强度低于30MPa时,载荷速度取0.30.5MPa/s,试件强度高于或等于30MPa时,取0.50.8MPa/s,当试件快要破坏时,变形速度增快,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到试件破坏。记录大荷载,到0.1MPa
3、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
 4、试验结果取三试验值的算术平均值。若大值或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大于中间值的15%,则取中间值;若两值与中间值之差均大于中间值的15%,则试验结果无效。
二、劈裂抗拉强度
1、试件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每组3个试件。
2、试验机与试件之间采用如图1所示的钢制弧形垫条。在钢制垫条与试件之间应垫以木质三合板垫板,木质三合板垫板的要求:宽15-20mm,厚3-4mm。两种垫条(板)的长度均应不小于试件的边长,木质垫板不得重复使用。
3、试验步骤
1)检查试件外观,并测量尺寸。
2)在成型时的顶面和底面划出劈裂面的位置。
3)按图1所示安放试件、弧形钢制垫条及木质垫板。试件的轴心应对准试验机下压板的中心,垫条应垂直于试件成型时的顶面。
4)加载:当试件的抗压强度低于30Mpa时,加载速度取0.02-0.05MPa/s,当试件的抗压强度等于或高于30MPa时,应取0.05-0.08MPa/s。当试件临近破坏、变形迅速增长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录大荷载,至0.01MPa
4、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
 5、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值。
 
 1 混凝土劈裂强度试验图
1-木质垫板,2-钢制弧垫条,3-试验机上压板,4-试验机下压板
三、抗剪强度
1、采用双面直接剪切法测量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剪强度。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
2、采用100*100mm截面的长方体试件,长度为400mm
3、每组4个试件。
4、上、下刀口错位a应在0.06~0.1mm之间。
5、成型时的两个侧面与刀口接触。
6、均匀连续加载,加载速度取0.06~0.10MPa/s,当试件临近破坏时、变形速度加快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录大荷载,至0.01MPa
                 
7、检查试件破坏面,若不在预定面破坏,则试验结果无效。剪切破坏面如3所示。
8、混凝土试件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
 b(1,2,3,4)h(1,2,3,4)分别是4组预定破坏面的宽度和高度。
9、以4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剪强度。若4个测值中的大值或小值与中间两测值的平均值之差大于中间值平均值的15%,则取两中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剪强度;如果二者与中值平均值均大于1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10、四个试件如有一个不在预定面破坏,取另外3个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剪强度值;该组中若有两个试件不在预定破坏面破坏,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
四、抗折强度
1、试件采用150*150*600mm(或550)的小梁标准试件。
2、每组3个试件。
3、试验装置:带有抗折试验架的压力试验机。
4、试验步骤:
(1)检查试件的外观,不得有明显的缺陷,在跨中1/3的受拉区内,不得有直径大于7mm,深度大于2mm的表面孔洞。
(2)试件成型时的侧面作为承荷面,安放在支座上,安放尺寸及位置如图4所示。试件放稳对中后开动试验机,当压头与试件接近时,调整压头和支座,使接触均衡。若压头及支座不能前后倾斜,各接触不良处应予以垫平。
(3)对试件连续均匀加载,当试件的抗压强度低于30Mpa时,加载速度取0.02~0.05Mpa/s,当试件的抗压强度等于或高于30MPa时,取0.05~0.08MPa/s
(4) 3 个试件如有一个折断面位于两个集中荷载之外(以受拉区为准),则该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按另两个试验结果计算。如有两个试件的折断面均位于两个集中荷载之外。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5、钢纤维混凝土试件抗折强度的计算公式
                                              
五、弹性模量
1、本方法测定的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是指试件大弯曲应力为抗折强度50%时的加荷割线模量。
2、每组6个试件,其中3个测定抗折强度,用以确定抗折弹性模量试验的加荷标准(可以省去,利用上实验的数据);另3个测定抗折弹性模量。
3、试验步骤:
1)按上实验步骤测定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
2)和测抗折强度一样将试件放好,缓缓加载至1KN,停机检查试件与压头及支座的接触情况,确保试件不扭动,然后安装测量跨中挠度的仪器。
3)以150250N/S的速度从1kn加荷至抗折强度的50%的控制荷载,再以同样的速度卸荷至1kn,如此反复加、卸荷三次,在此过程中检查试验机及仪表的工作状况,如不正常,应予调整。
4)以同样的速度进行第四次加荷,先加荷至3KN的初始荷载,停机持荷60s,记录挠度值;然后加荷至控制荷载,停机持荷60s,记录挠度值,求得由初始荷载至控制荷载的挠度增量。
5)以同样的速度卸荷至1 kn,停机持荷60s后进行第五次加荷持荷,读值并求得挠度增量。若前后两次跨中挠度增量之差不大于0.5*10-3mm,则测值有效。否则应重复试验,直至相邻两次加荷的挠度之差符合上要求为止。
6)当后一次加荷完毕,检查各测值无误后,立即卸除测量变形的仪表,以同样速度加荷至试件断裂,记录断裂位置并计算抗折强度值。若断裂面在三分点外侧,则该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若有两个试件的断裂面在三分点外侧,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4、抗折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5、以3 个试件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折弹性模量值。在3个测量抗折弹性模量的试件中,若有一个试件的抗折强度值,与用以确定控制荷载的抗折强度值之差超过后者的20%。则该试件测值无效,弹性模量按另两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若有两个试件超过上述规定,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上一篇: 混凝土徐变(杭州仪器) 下一篇: 水泥安定性检测(杭州仪器)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