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量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化工仪器网中级15

收藏

千分表和百分表工作原理

时间:2010-08-13      阅读:6331

 

百分表和千分表利用精密齿条齿轮机构制成的表式通用长度测量工具。图为百分表千分表的结构。当量杆移动1毫米时,这一移动量通过齿条、轴齿轮1、齿轮和轴齿轮2放大后传递给安装在轴齿轮2上的指针,使指针转动一圈。若圆刻度盘沿圆周印制有 100个等分刻度,每一分度值即相当于量杆移动0.01毫米,则这种表式测量工具常称为百分表。若增加齿轮放大机构的放大比,使圆表盘上的分度值为0.001毫米或0.002毫米(圆表盘上有200个或100个等分刻度),则这种表式测量工具即称为千分表。二者的原理是相同的。百分表(千分表)是美国的B.C.艾姆斯等于1890年制成的。它常用于形状和位置误差以及小位移的长度测量。百分表的示值范围一般为010毫米,大的可以达到100毫米。改变测头形状并配以相应的支架,可制成百分表的变形品种,例如厚度百分表、深度百分表和内径百分表见孔径测量等。如用杠杆代替齿条则可制成杠杆百分表和杠杆千分表,其示值范围较小,但灵敏度较高。此外,它们的测头可以在一定角度内转动,能适应不同方向的测量,结构也紧凑。它们适用于测量普通百分表难以测量的外圆、小孔和沟槽等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1.概述

百分表是利用齿条齿轮或杠杆齿轮传动,将测杆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的计量器具。主要用于测量制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误差等。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为0-30-50-10mm

百分表的结构较简单,传动机构是齿轮系,外廓尺寸小,重量轻,传动机构惰性小,传动比较大,可采用圆周刻度,并且有较大的测量范围,不仅能作比较测量,也能作测量。

百分表的工作原理,是将被测尺寸引起的测杆微小直线移动,经过齿轮传动放大,变为指计在刻度盘上的转动,从而读出被测尺寸的大小。

百分表的构造主要由3个部件组成:表体部分、传动系统、读数装置。

百分表已实施出口产品质量许可制度,未取得出口质量许可证的产品不准出口。

2.检定条件

检定前受检的百分表在检定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及检定百分表的室内温度要求如表6—10—35

6—10—35检定百分表温度要求

室温 每小时温度变化不大于 平衡温度时间不少于(h)

20±10 1 2

 

3.检验项目、技术要求

(1)外观:百分表的表蒙应透明洁净,不应有气泡和明显的划痕;表盘刻线应清晰平直,无目力可见的断线和粗细不匀;测头上不应有碰伤、锈迹、斑点和明显的划痕。其它表面上不应有脱漆、脱铬和毛刺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它缺陷。表上必须有制造厂名、分度值和出厂编号。使用中和修理后的百分表,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2)各部分相互作用:

表圈转动应平稳,静止应可靠,与表体的配合应无明显的松动。

测杆的移动及指针回转应平稳、灵活,不得有跳动、卡住和阻滞现象。

指针应紧固在轴上,测杆移动时,指针不应松动。

紧固百分表装夹套筒后,测杆应能自由移动,不得卡住。

(3)指针与表盘的相互位置。百分表的测杆处于自由状态时,调整表盘零刻线和测杆轴线方向重合,此时指针位置应符合表6—10—36的要求。

6—10—36指针位置要求分度

表盘刻度型式 指针在距零刻度左上方

50 412

100 825

200 1650

 

百分表测杆行程应超过工作行程终点,超过的行程应满足表6—10—37的要求。

6—10—37超行程要求

测量范围(mm) 表盘刻度型式分度 超过终点的行程不少于(mm)

0-3 50 0.3

0-50-10 100 0.5

 

转动指针对准任何整转数时,指针位置偏离零位应不大于15μm

指针末端与表盘刻线方向应一致,无目力可见的偏斜,指针末端上表面至表盘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表6—10—38的要求。

6—10—38指针末端上表面至表盘距离

表盘刻度型式分度 指针末端上表面至表盘距离(mm)

50100 0.9

 

指针末端应盖住短刻线长度的3080%

(4)指针末端及表盘刻线宽度:应不超过表6—10—39的要求。

6—10—39指针末端及表盘刻线宽度

测量范围(mm) 表盘刻度型式分度 表圈直径(mm) 指针末端及表盘刻线宽度(mm)

03 50 42 0.100.20

05,010 100 42 0.150.25

 

(5)测头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超过表6—10—40的要求。

6—10—40测头测量面表面粗糙度

测头材料 硬质合金 宝石

测头测量面表面粗糙度 Ra 0.1 Ra 0.2 Ra 0.05(6)

 

装夹套筒直径:直径为Φ800-0.015

(7)测力:测力应不超过表6—10—40的要求。

正行程中的zui大测力值即为百分表的zui大测力。单向行程中的zui大测力值与zui小测力值之差即为表的单向行程测力变化,各点的正行程测力值与反行程测力值之差,即为同一点正反向测力变化,均不应超过表6—10—41的要求。

6—10—41测力要求

测量范围(mm) zui大测力 单向行程测力变化 同一点正反向测力变化

03,05,010 1.5 0.5 0.4

 

(8)示值变动性:应不超过表6—10—42的要求。

(9)测杆径向受力对示值的影响不应超过表6—10—42的要求。

6—10—42示值变动性

测量范围(mm) 示值变动性(μm) 测杆径向受力对示值影响(μm)

0 1 0 1

0-3,0-5,0-10 3 5 3 5

 

(10)示值误差:百分表的示值误差不得超过表6—10—43的要求。

6—10—43百分表示值误差

准确度

等级 百分表示值误差(μm) 回程误差

(μm)

任意0.1mm 任意1mm 03mm 05mm 010mm

0 5 8 10 12 14 3

1 7 10 15 18 20 5

 

(11)回程误差:百分表的回程误差应不超过表6—10—43的要求。

上一篇: 步距规简介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