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亿美金血检独角兽的“血检”报告:起于谎言,死于谎言
时间:2016-12-13 阅读:142
015 年 10 月底的某天上午,阳光正好,但气温有些低。站在帕罗奥多市的 Theranos 总部,现年 32岁的伊丽莎白.霍姆斯终于意识到:自己别无选择,必须要面对 Theranos 的全体员工了。这家血检公司是她 19 岁时从斯坦福辍学后一手创办的,目前仍体面地保留着 90 亿美金的估值。可是现在,在这个华丽数字的掩盖下,它在颤抖。数日前,《华尔街日报》刊出了一份字字利刃的报道,称它所谓的核心技术压根就不过关,而且在其内部,几乎所有的血液检测都是通过其竞争对手的设备完成的。
身为zui年轻的女富豪,白手起家的霍姆斯早已成为硅谷一尊备受尊崇的人物,而现在,整个硅谷都在因这篇报道而颤动。与此同时,对该报道之真实性的探求欲也在 Theranos 总部迅速发酵。从科学家到营销人员,每个人都想知道这篇报道到底是怎么来的。
据内部人员介绍,报道刊出后,霍姆斯一直拒绝面对其员工对事态的关心。大部分时间她都把自己关在被称为“作战室”的会议厅内,身边围绕的,都是其核心团队的成员,其中包括:Theranos 总裁兼COO 桑尼.巴尔瓦尼(Sunny Balwani),总顾问希瑟.金(Heather King),以及来自律师事务所 Boies, Schiller & Flexner 的律师们。在整整两天的时间里,这些人几乎一直闭门不出,只埋头与霍姆斯探讨对策。他们任由残羹冷炙、隔夜饮料堆放一桌,偶尔出来一下也是为了冲个澡或者小眯一会儿。会议厅内的温度低得让人不适。要知道,平日在 Theranos,霍姆斯总喜欢把温度控制在华氏60 度上下(即摄氏15度上下),正适合她那身日常的打扮——黑色高领衫外搭黑色宽松马甲。当然,这身装扮是她从其偶像——已故的乔布斯身上学来的。
霍姆斯从乔布斯那儿学来的可不止这些。譬如,苹果注重保密,Theranos 也注重保密,甚至对内也是如此。乔布斯曾主张:在苹果的*办公楼里,部门之间要隔上 10 分钟左右的步行距离;而霍姆斯则要求,员工之间不得就公司的业务彼此交谈。这就是 Theranos 奉行的文化——决策者必须无所不知。在那里,她是创建者,是 CEO,也是女当家。从公司走廊上插的美国国旗的数量,到新员工的薪水,没有一项决定可以绕开她。
而且,她就像乔布斯一样,对“讲故事”有着不知疲倦的重视。她的故事告诉人们:Theranos 的目的不是要生产出某款紧俏货,也不是要回报投资人,而是要刺破现实。曾经在采访中,霍姆斯不止一次地申明,利用Theranos的先进技术,仪器只需从被测者的指尖抽取一滴血就能完成对上百种疾病的检测。这是一项令人惊呼的创新,不但能拯救千万人的生命,而且能“改变世界”。在如今这个各类app烂大街的科技界,霍姆斯堂吉诃德般的雄心博得了满堂喝彩。她登上了《财富》、《福布斯》和《公司 Inc》等期刊的封面,成了《纽约客》和脱口秀主持人查理.罗斯的专访对象,身价更是曾一度暴涨至 40 亿美金。
可偏偏有一位记者对霍姆斯很不感冒。此人名叫约翰.卡雷鲁(John Carreyrou),是《华尔街日报》科学与健康栏目的一位记者,素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从《纽约客》上瞥见对霍姆斯的报道后,卡雷鲁被 Theranos 对保密的看重惊到了——对一家科技公司而言,这样做无可厚非,可对于一家涉及到医疗健康的公司而言,这就不正常了。此外,霍姆斯居然讲不清楚 Theranos 的技术原理,这也让卡雷鲁感到不可思议。当《纽约客》的记者提及这一问题时,霍姆斯给出了这样一个云遮雾绕的答案:“通过执行一道化学程序,让样品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再将在此反应中生成的信号转译成相应的结果,zui后将此结果交由持证上岗的实验人员审查。”
看完这篇报道后不久,卡雷鲁就开始着手调查 Theranos 的血检手段。果不其然,他不久就发现:在Theranos 的故事后面藏着不为人知的阴暗面,其血检过程、检测结果等都值得怀疑。与此同时,身兼 Theranos 董事的律师大卫.博伊斯(David Boies)也开始了对《华尔街日报》的造访。*次,他在编辑部里待了 5 个钟头;第二次,他会见了副主编杰勒德.贝克。两次会面的结果是:《华尔街日报》zui终于 2015 年 10 月 16 日刊出了本文开头所说的报道,题为《热门创企 Theranos 难以为其血检技术自圆其说》(以下简称《热说》)。
根据多位内部人士的说法,在“作战室”的那两天,霍姆斯听到了五花八门的反击策略,其中听上去zui可行的一条是:让 Theranos 名下的所有科学家都站出来为 Theranos 伸冤。但实际上,没有哪个科学家能为 Theranos 说上话。因为,当初霍姆斯曾指示:为了保密,任何科学家都不得针对 Theranos的技术撰写任何文章。
这样一来,就没有什么可行计划了。于是,霍姆斯又用上了老一套。她决定把更多押在“讲故事”上。离开“作战室”后,霍姆斯上车直奔机场而去。以往,这位年轻的 CEO 几乎走到哪儿都有四位保镖贴身跟随——她是他们口中的“鹰 1”。而那天,“鹰 1”是孤身一人乘坐价值 650 万美金的私人飞机飞往波士顿,以受邀者的身份参加由哈佛大学医学院举办的午宴。途中,霍姆斯接到了作战室顾问们的几通,一番沟通后他们决定:接受 CNBC 电视台 Mad Money 节目的主持人吉姆.克拉默(Jim Cramer)的采访。因为之前就接受过此人的采访,所以霍姆斯跟他有几分交情。
采访很快就安排妥当了。
那天,克拉默劈头就问 Theranos 怎么了,而霍姆斯则一边慌乱地眨着眼,一边小心翼翼地用乔布斯式的辞令缓缓作答。“当你着手改变世界时,就会发生这种事儿”,她说道。谈话间她金发蓬乱,笑容也在红色唇膏的作用下显得愈发饱满:“一开始他们会认为你疯了,接着他们就会打击你,再接着,突然之间,你就改变了世界。”后来克拉默要求霍姆斯直截了当地告诉他那篇报道是真是假,而霍姆斯却用 198个字来了一番迂回婉转的回击。
回到帕罗奥多后,霍姆斯终于与其团队达成共识,决定面对那数百名员工。一封内部公开信下达到各部门后,技术员、程序员和普通员工们很快便云集到公司的自助餐厅内。接着,霍姆斯携巴尔瓦尼入场,并用她那*的中性嗓音来了一番雄辩动人的演讲。她告诉那些忠诚的同事们,说他们正在改变世界,而《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是错的。接着,她越说越激昂;直至再次提及卡雷鲁时,她便语带怒气地坚称,此人就是在挑起争端。很快,讲话结束,霍姆斯把讲台让给了她的应和者巴尔瓦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