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研究疟疾的重要性
时间:2011-10-03 阅读:1262
显微镜研究疟疾的重要性
1982年,英国人罗斯(Rose R. 1857一1932)在印度致力于疟疾的研究。罗斯出生于印度,当时印度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疟疾,出于职业的原因,罗斯开始关注疟疾。他在不同地区进行了广泛调查,包括在非洲的苏伊士运河地区、希腊、毛里求斯、塞浦路斯等地。当时有人认为造成疟疾的原因是呼吸了沼泽地的不良空气,罗斯十分怀疑。罗斯发现疟疾可能与蚊子多有关,而蚊子在水中繁殖,于是他开始注意蚊子繁殖地与疟疾关系。通过一系列工作,罗斯发现蚊子是传播疟疾的媒介。1897年8月,他利用显微镜在蚊子胃肠内发现了疟原虫,并搞清了疟原虫在蚊子体内繁殖的过程:寄生虫的繁殖在雌性蚊子体内,再到唾液腺,叮咬人时随唾液通过皮肤注人人体。罗斯证实了人类疟疾是由按蚊传播的。他的论文发表在1897年12月18日的《英国医学杂志》上。后来他又将其研究成果编写成专著《疟疾研究》,书中提出灭蚊是有效预防疟疾的措施。罗斯因在疟疾研究方面作出的辉煌成就而获得1902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http://www.cnrico.com
奥林巴斯显微镜
奥林巴斯显微镜
热带传染病在非洲常见的还有睡眠病,流行广泛,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六大热带病之一。睡眠病(Sleeping sickness)亦称“非洲锥虫病”,是由冈比亚锥虫或罗得西亚锥虫引起的传染疾病。“锥虫病”可以导致人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它通过一种昆虫(主要是采采蝇,又称舍蝇)叮咬传播,常见于南美洲和非洲某些地区。
1900年,该病在非洲地区广为流行,维多利亚湖畔有20多万人死于这种疾病,占整个地区的三分之二,其中乌干达死亡人数zui多。
由锥体虫所致非洲睡眠病,因以昏睡的方式逐渐使人衰竭而导致死亡,从而得名,其病程可长达数年。此病的初期征兆表现为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水肿、发疹和失眠等。经过数月,锥虫由血液进人中枢神经系统,随即患者出现嗜睡、虚弱等症状,zui后进人昏迷,一般zui快3一9月,zui迟2一3年便死亡。
1901年,福德(Forde R. M)发现睡眠病患者的血液中含有的病原体为冈比亚锥虫。1903年,布鲁斯( Bruce D)等人确定采采蝇( Tsetse fly)是睡眠病的传播媒介。采采蝇属家蝇科舌蝇属," tsetse”乃非洲土名,意为“对家畜有害的蝇”。它口器尖利,能刺破人或动物的皮肤,吸食血液,随唾液将锥体寄生虫注人人体内,使人致病。在非洲睡眠病感染地区,牧民无法饲养牛、马等家畜(保虫宿主)。多年来,采采蝇一直是制约非洲热带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致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