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一号C星发射成功
时间:2012-11-20 阅读:1598
2012年11月1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环境一号卫星C星成功送入太空。本次发射的环境一号卫星C星是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3颗卫星中的1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
环境一号C星发射
环境一号C星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是我国*个专门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小卫星星座,也是我国*个多星多载荷民用对地观测系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是2002年9月国务院批准立项,由2颗光学小卫星(HJ-1A、B)和1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HJ-1C)组成的“2+1”星座,简称“环境一号”(代号HJ-1)。环境一号A、B星已于2008年9月6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现运行正常。
具体卫星参数见下表。
具体卫星参数见下表。
表 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主要技术指标
环境一号C星将与环境一号A、B星两颗光学星正式形成环境一号小卫星星座,初步满足环境监测预警对时间、空间、光谱分辨率以及全天候、全天时的观测需求,同时也将大幅度提高我国大尺度水环境、生态环境、环境监管以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的监测能力和遥感应用总体水平。
环境一号C星SAR数据可以在以下几个重要的环境保护领域发挥作用:
水环境监测:在水污染监测方面,雷达数据可以辅助光学数据对近岸海域进行赤潮、浒苔遥感监测;对渤海、黄海等重点海域可以进行溢油污染监测、预警和评价。
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监测方面,可以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围网养殖进行有效识别,确定其范围、规模及其变化,为饮用水源地保护提供信息支持。
生态环境监测: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方面,综合应用雷达影像与光学影像数据,可以进行中尺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与生态系统分类,拓展分类体系,提率和精度。
在生态环境参数反演方面,雷达数据可以敏感地反映土壤水分、森?林生物量等生态参数的变化,从而对生态系统质量的综合评估提供辅助参考信息。
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面,可以辅以其他地面监测等数据,从生态安全、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环境承载力等方面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变化趋势分析等。
环境监管:在矿山资源开发方面,可以对如南方稀土开发、露天铁矿、露天煤矿进行遥感监管,识别其位置、范围、动态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监管方面,可以识别出自然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并评价其影响程度。
在多类型固废堆场监管方面,可以对如锰渣、磷石膏、粉煤灰、煤矸石等固废堆场进行监管,辅助光学数据识别其点位、范围及其可能的环境风险。
在核电站与电磁辐射监管方面,利用雷达数据对在建、运行设施的穿透性及对高压线塔的监测能力,监测核电站建设和运行情况及高压线塔的空间分布,为核电站与辐射监管提供信息支持。
在水电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可以对敏感目标进行识别并分析其变化情况,为区域、项目的环境影响与环境风险评估提供信息支持。
环境应急: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方面,雷达数据可以发挥其全天时、全天候的优势,在多云多雨等恶劣气象条件下获取有效数据,从而弥补光学数据在类似条件下无法获取数据的不足,为应急监测与响应及时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另外,C星也将在减灾领域中,如洪涝灾害监测、旱灾监测、雪灾监测、滑坡及泥石流监测、冰凌监测和海冰监测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环保部
崂应:www.hbyq.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