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鸿鸥成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化工仪器网中级12

收藏

菌菇房/蘑菇房系列环境物联网电子监管系统设计方案

时间:2017-12-10      阅读:2140

菌菇房/蘑菇房系列

 

环境物联网电子监管系统设计方案

目   录

*章、前言 3

1.1定义 3

1.2生产所需的环境 3

1.3所能达到的功能 4

第二章、概述 4

2.1概述 4

2.2环境对蘑菇行业的影响 4

第三章、系统结构 7

3.1系统功能划分 7

3.2系统控制方式 7

第四章、系统功能介绍 7

4.1温湿度监测 7

4.2光照度监测 7

4.3二氧化碳浓度监测 8

4.4二氧化碳排放控制 8

4.5加湿控制功能 8

4.6循环风控制 8

4.7报警控制 8

4.8备用冗余功能 9

第五章、系统软件功能介绍 9

5.1登陆界面 10

5.2主界面 10

5.3历史曲线 11

5.4实时曲线图 12

5.5各个报警点信息 13

5.6参数设置(温湿度上下限) 13

5.7系统管理(权限设置等) 14

5.8帮助中心及Excel数据报表 14

 

 

 

*章、前言

1.1定义

什么是菌菇房/蘑菇房?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慢慢懂得克服不利环境带来的影响。在蘑菇栽培技术上逐渐引进了大棚栽培技术,顾名思义菌菇房/蘑菇房系列就是人工栽培食用菌(食用菇、耳类大型真菌)可人工控制温度、湿度、通风、光线环境的出菇厂房;狭义专指进行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的菇厂用于出菇的厂房,广义上还泛指栽培出菇用的温室大棚、山洞、简易塑料棚和空闲房屋等。

1.2生产所需的环境 

菌菇房/蘑菇房系列需要什么样的生产环境?   

  近年,蘑菇种植实现了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数据化的管理。菌菇房/蘑菇房系列主要用来为食用菌的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因此在建造菌菇房/蘑菇房系列时,必须根据食用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慎重考虑,周密设计:①要求通风换气良好,既能使菇房内的废气及时排出,又能使外界新鲜空气迅速进入;②保温、保湿性能好,一方面要防止热气外流(如培养料后发酵),另一方面则能阻止外面冷热空气侵入③密闭性好,室内不易受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冬暖夏凉,风吹不到菌床上,有利于防治杂菌及病虫。菌菇房/蘑菇房系列内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及光照度等。此外,还要考虑菌菇房/蘑菇房系列的空间比例、屋顶斜度、单元面积、密闭性及安全性等。

1.3所能达到的功能

  近年,蘑菇种植实现了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数据化的管理。菌菇房/蘑菇房系列主要用来为食用菌的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因此在建造菌菇房/蘑菇房系列时,必须根据食用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慎重考虑,周密设计:①要求通风换气良好,既能使菇房内的废气及时排出,又能使外界新鲜空气迅速进入;②保温、保湿性能好,一方面要防止热气外流(如培养料后发酵),另一方面则能阻止外面冷热空气侵入③密闭性好,室内不易受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冬暖夏凉,风吹不到菌床上,有利于防治杂菌及病虫。菌菇房/蘑菇房系列内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及光照度等。此外,还要考虑菌菇房/蘑菇房系列的空间比例、屋顶斜度、单元面积、密闭性及安全性等。

第二章、概述

2.1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菌菇房/蘑菇房系列传统培养技术已跟不上现代化物联网行业的的脚步,为迎合广大菌菇房/蘑菇房系列客户的需求,我公司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推出了适用于广大菌菇房/蘑菇房系列领域通用的系统——菌菇房/蘑菇房系列智能化环境电子监管系统。

2.2环境对蘑菇行业的影响

温度因素:

温度是环境条件的诸多因素中为活跃的因素,也是对食用菌菌种生产、生产和使用影响作用大的因素。任何种类、任何品种菌丝生长都有其生长温度范围、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和适生长温度,同时也有各自的高温致死温度和低温致死温度。菌种生产中都是将培养温度设定在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内。总的说来,食用菌对高温的耐受度远不及对低温的耐受度 更高。经验表明,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培养的菌种栽培使用中活力、长势和抗性都高于较高温度下培养的菌种。

菌种生产中常遇到的不是低温问题,而是高温问题。在菌种培养中,温度超过适宜生长温度高限后,菌丝生长显著减缓,甚至停滞生长。温度降至其可生长时,菌丝虽可继续生长,但是,停滞生长期形成浅黄色或浅褐色高温圈。另外,在高温条件下,菌种的污染发生较多。

 温度不仅影响菌种生长期菌丝的生长,还影响菌种的栽培效果,有的种类菌种高温培养后,出菇受到显著的抑制或减产。所以有效的控制好温度对食用菌的生长效率和产量有很大提高!

水分及湿度因素:

水分不仅是食用菌细胞的重要成分,而且养料的吸收及运输、代谢废料排泄等离开水都无法进行。因此,食用菌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绝大多数来自培养料。培养料含有充足的水分,是菌丝体生长及子实体大量形成*的因素。

一般而言食用菌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适宜含水量一般为60%~65%,子实体形成阶段需水量更大。培养料中的水分由于蒸发及子实体吸收而不断减少,因此,栽培时需经常喷水。此外,菇房中如能经常保持一定的空气相对湿度,也能防止培养料中水分的过度蒸发。除培养料应有充足的水分,食用菌还需要一定的空气相对湿度,适宜菌丝体生长的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以80%~95%较为适宜。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0%时,平菇等食用菌的子实体停止生长;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5%时,子实体不再分化,已分化幼菇会干枯死亡。所以空气湿度对于食用菌的种植尤为重要!

二氧化碳因素:

二氧化碳也是影响食用菌丝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二氧化碳过多,对食用菌生长发育不利,生产上为防止二氧化碳积存过多,菇房内经常需要通风换气,这是食用菌栽培中确保子实体正常发育的一项关键性措施。通风换气能补充菇房内的新鲜空气,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废气!

光照因素: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散射光照射,强光有伤害和抑制作用。日光温室是靠日光增温的,一年中有阳光时光照强度低也在20000LUX以上,因此,在日光温室中种植食用菌就存在光照过强的问题。但是有关不同食用菌种类,同一种类在不同生育阶段适宜的光照强度也是有所不同的。菇蕾分化和子实体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微弱的散射光即可满足子实体的生长,过强的光线对子实体生长有抑制作用,并且鳞片增多影响质量。

综上可以得出,合理的控制种植食用菌的环境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及食用菌质量和产量!

第三章、系统结构

3.1系统功能划分

系统功能设计主要为两大部分,一是监控终端传感器:温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等传感器以及各类智能控制器;二是监控室总控产品主要包括:系统软件,服务器、短信报警器、声光报警器等。

3.2系统控制方式

系统控制方式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现场监测手动控制,二是全自动控制方式,三是半手动半自动的控制方式。

第四章、系统功能介绍

4.1温湿度监测

  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监测菌菇房/蘑菇房系列室外空气环境温湿度、室内空气环境温湿度、地表温湿度、土壤温湿度等,并能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运算、控制、存储、发送等。                  

4.2光照度监测

  通过光感和光敏传感器监测记录菌菇房/蘑菇房系列内光线的强度,可以直接与相关的补光系统、遮阳系统等设备相连,必要时自动打开相关设备。

4.3二氧化碳浓度监测

  在菌菇房/蘑菇房系列内部署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房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当浓度超过系统设定的阙值范围时,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技术将相关数据传送到用户监控终端,由相关工作人员做出相应调整。                        

4.4二氧化碳排放控制

  当菌菇房/蘑菇房系列内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所设二氧化碳上*,控制器自动打开排风机和换气扇,进行通风换气;当二氧化碳降到正常时,控制器自动关闭排风机和换气扇。

4.5加湿控制功能

  当菌菇房/蘑菇房系列内的湿度低于所设湿度下*,控制器自动打开加湿器,进行加湿;当湿度升到正常时,控制器自动关闭加湿器。

4.6循环风控制

  根据用户所设定的循环风启动周期,自动启动循环风机,使菇房内的温湿度分布均匀。

4.7报警控制

  用户可设定某些参数指标的上限和下限。比如菌菇房/蘑菇房系列内温度应在30-15摄氏度之间,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范围都会产生报警信息,并在上位机中控平台和现场控制节点显示出来。

4.8备用冗余功能

  为了避免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带来不便,而影响菌菇的生长。开发设计的设备系统,可进行扩展冗余,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辅助设备进行0切换。从而实现连续*运行,增加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五章、系统软件功能介绍

系统采用HB-V系列专业工业组态监测软件,软件方便操作,可同时对上千路的各种参数同时进行采集处理。期稳定的运行提供了保证,是一款功能丰富、性能稳定的温湿度监测软件。

软件主要功能介绍:

即装即用:软件安装方便,直接点击“Setup.exe”运行完成安装,无需其它设置,即可使用,真正的即装即用。

多种界面:具有实时数显、实时曲线、历史曲线、数据报表、组态报表等多种数据显示方式。

组态灵活:画面、文字及曲线根据测量需要,灵活组态,画面具体生动。

数据存储:数据自动存储、数据导出(另存)Excel、TXT等格式。

数据打印:支持报表打印、历史曲线打印及在Excel里打印。

数据查询:通过输入查询时间,即可查询所需被测点对应时间内的数据记录和曲线记录。

监测报警:当监测数值达到报警条件时,以改变相应数据颜色并闪烁方式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声卡音箱输出报警声音。

稳定准确:软件运行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数据采集准确度高,满足高标准数据监测要求。

上一篇: 智能建筑环境系列物联网环境监控系统 下一篇: 混凝土质量缺陷的防治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