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颗粒的黑点杂质成因及其检测方法
时间:2022-11-28 阅读:4083
塑料制品颗粒的黑点杂质成因及其检测方法
一、成型前黑点、杂质的成因:
1、原料加工时,由于种种原因,异物不干净而使原料出现黑点;
2、造粒不纯造成黑点;
3、原料混入色母或带斑点的粉碎料块、料屑;
4、料不纯,低熔点料中混入了高熔点料粒;
5、包装、运输、贮藏过程中可能出现杂质混入,它明显特征是原料开包后,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在料颗粒表面有异物、杂质;
6、原料碳化,这种黑点一般体积较大,大的黑点外观直径可达成1--2mm,多数"黑点"较厚,也有一曾或两层的较薄。这种情况就是原料长期积料或局部受高热,分解、焦化、碳化成块。在螺杆或是喷嘴等处流动受剪切破碎后而形成的。
7、除了5不会直接对料斗料造成污染,其他部分均可能在上料过程式中污染原料,造成制品黑点、杂质。污染源包括:空气中的灰尘、料状悬浮物、异料料屑、异料料粒、粉状色母、染色剂等。
8、助剂降、分解变色,助剂包括防静电剂,紫/红外线吸收剂和一般的染色剂,其性质一般都在比原料活泼,在加工温度剪切力作用下,原料未分解时,它们已经分解,变成暗色、黄褐色以至黑色,成型时形成黑点、杂质。
二、生产中因外界的原因产生的黑点、杂质的成因:
1、模具材质不好,分型面或成型面或碰穿面都会掉铁粉,造成黑点。
2、顶针粗糙易烧,掉铁粉,造成黑点。
3、滑块磨铁沫粉,造成黑点
4、滑块里面漏水生锈或其它污渍,锈和污渍被滑块活动飞出,落在制品上会形成黑点。
三、解决措施:
1、 目视法
根据SH/T 1541.1《塑料颗粒外观试验方法》中目前出台的关于目视法评定方法介绍,主要是通过目视方法,在1000g内挑选出异形、异色、瑕疵的颗粒物并记录。根据我们的了解,各公司在实际施行该标准的过程中会有以下问题,针对该类问题,各家对标准的方法进行一定的调整。
目视法的缺陷
检测量太多
标准中建议挑选1000g粒子在10min内目视检查完毕,实际操作过程中,1000g粒子过多,通常选择100-500g不等进行人工目视抽查作为实际的结果。
检测精度低
人工目视检查通常通过镊子拨动粒子进行目视观察,发现异常再挑出来细看,每次拨动和观察大约3-5秒,人眼短时间内无法面面俱到,且对于小于50-100μm的黑点,人眼很难观察到,低于50的更是看不到。因为拨动,粒子不会360°展现在搪瓷盆上,所以快速目视结果通常有存遗漏。
尺寸计算难
人工目通常以经验简单判定尺寸的范围,实际大部分瑕疵的尺寸只能肉眼预估,对于难以确认的规格才会使用带刻度放大镜辅助判定,费时费力,对于瑕疵点的尺寸分类造成困难。
检测效率有限
人工测试受限于人工成本/效率的限制,只能实现定期的抽检;完成取样-检测-上传的流程花费较长,质检的时效性较差。
2、 仪器法
为解决人工检测的局限性,市场上出现了仪器法测量外观黑点的仪器设备,在实际考察和验证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客户测量结果和眼睛仔细分辨的结果相差甚远,甚至可能在0-100微米区间就有数十个的误差。同时,粒子经过摄像头时有震动槽和转盘式两种,粒子的阴影是自然消除还是软件中设法消除,这都有较大的差异,对于不透明的粒子、高透明度的粒子来说,差别还会更大。鉴于此,我们隆重向您介绍SUNPLUS黑点检测仪。
SUNPLUS黑点检测仪可以根据样品不同的形态(粒子、粉末)、外观(透明、半透明、不透明)、颜色(无色、彩色),采用不同照明方式来解决不同粒子的测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