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指的是在手术缝合当中,植入人体组织后,能被人体降解吸收,并且不用拆线,而为免除拆线痛苦的一类新型缝合材料。
运用范围
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可广泛应用于妇科、产科、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小儿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等手术和皮内软组织的缝合。
物理性质
1. 缝线直径。缝线的直径单位是毫米,常以几个0来表示。缝线越细,0的个数越多,但不同缝线材料粗细也不同。尽量使用细而拉力大、对组织反应小的缝线,在能够承受伤口张力的条件下,选择尽可能细的缝线。
2.抗张强度。同一类缝线其打结后的抗张强度是其未打结的1/3。一般来说,肌腱缝线抗张强度大,合成材料其次,羊肠缝线小。
3. 结构。单股(单丝)缝线不易引起感染,适用于缝合污染的伤口,但不易操作。多股(编织线)易于操作,但是会增加感染和组织反应几率。
4.摩擦系数。摩擦系数低的缝线能够很轻易地滑过组织,常被用来做皮内缝合。但摩擦系数越低,缝线越光滑,线结也越容易松脱,需多打几个结。
5. 线结牢固性。线结强度越大,伤口裂开的可能性就越小。摩擦系数高的缝线线结牢固性好,但穿过皮肤时阻力大,不易使用。
6. 弹性。弹性较好的缝线在组织水肿的时候不易对组织产生切割,而水肿消退后也不松脱,伤口不易裂开。
规格构造
分蓝色、本色、蓝本交织色。线长从45cm到90cm不等。可以按临床手术需求定制特殊长度的缝线。
分类
根据缝合材料的可吸收程度,可吸收缝合线可分为羊肠线、高分子化学合成线、胶原蛋白缝合线。
1. 羊肠线
羊肠线是由羊肠内黏膜下层的胶原基质制得。医用肠线分普通肠线和铬制肠线两种。
普通肠线吸收时间较短,仅需4-5天,吸收快,但组织对肠线的反应稍大,多用于愈合较快的组织或皮下组织结扎血管及缝合感染伤口等,一般常用于子宫、膀胱等粘膜层,但线体张力差,且组织反应较重。
铬肠线可增加羊肠线的抗张强度和延长维持应力时间,肠线吸收时间长,需14-21天,造成的炎症反应比普通肠线少,用于缝合深部组织,多用于妇科及泌尿系统手术,胃、肠、膀胱、输尿管、胆道等粘膜层的缝合。较粗的铬制肠线则常用于缝合深部组织或炎症的腹膜。
无论是普通肠线还是铬肠线,均存在拉力不足,不易缝合打结,吸收效果不理想,存在排异反应,体内适应性不理想,在消化液和感染环境下抗张强度耗损快的缺点。
2. 高分子化学合成线(PGA聚乙二醇酸)
PGA纤维强度高、延伸度适中、初始模量较低、无毒、生物相容性好,因此使缝合线具有良好
除PGA聚乙二醇酸外,合成纤维线还有其他多种品种,如Maxon(聚甘醇碳酸)、Vicryl(Polyglactin 910)、聚乳酸羟基乙酸、PDS(Polydioxanone、聚二氧杂环已酮)和PVA(聚乙酸维尼纶)。
3. 胶原蛋白缝合线(肌腱)
胶原蛋白缝合线也叫肌腱缝合线,取自特种动物獭狸的肌腱组织,胶原蛋白含量高,生产工艺不经化学成分参与,具有胶原蛋白材质的诸多特性,和其他缝合线相比肌腱特性,柔韧性好,拉力强,此外,具有吸收效果好、促进伤口愈合、生物相容性好等功能,为真正意义上的第四代缝合线。根据线体粗细一般8-15天吸收,且吸收稳定可靠,无明显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