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冲击试验箱制冷系统蒸发器与冷凝器
时间:2020-03-03 阅读:1722
冷热冲击试验箱技术规格书:
型号(CM) | SET-A | SET-B | SET-C | SET-D | SET-G | |
内部尺寸 | 40×35×35 | 50×50×40 | 60×50×50 | 70×60×60 | 80×70×60 | |
外部尺寸 | 140×165×165 | 150×190×175 | 160×190×185 | 170×240×195 | 180×260×200 | |
结构 | 三厢式(预冷箱)(预热箱)(测试箱) | |||||
气门装置 | 强制的空气装置气门 | |||||
内箱材质 | SUS#304不锈钢 | |||||
外箱材质 | 冷轧钢板静电喷塑 | |||||
冷冻系统 | 机械压缩二元式 复叠制冷方式 | |||||
转换时间 | <10Sec | |||||
温度恢复时间 | <5min | |||||
温度偏差 | ±2℃ | |||||
温度均匀度 | ≤2℃ | |||||
驻留时间 | 30 min | |||||
温度范围 | 预热温度 | +60~200℃(40min) | ||||
高温冲击 | +60~150℃ | |||||
预冷温度 | +20℃~-80℃(70min) | |||||
低温冲击 | -10℃~-40℃/-55℃/-65℃ | |||||
温度传感器 | JIS RTD PT100Ω × 3 (白金传感器) | |||||
控制器 | 液晶显示触摸屏PLC控制器 | |||||
控制方式 | 靠积分饱和PID,模糊算法 平衡式调温P.I.D + P.W.M + S.S.R | |||||
标准配置 | 附照明玻璃窗口1套、试品架2个、测试引线孔1个 | |||||
安全保护 | 漏电、短路、超温、缺水、电机过热、压缩机超压、超载、过电流保护 | |||||
电源电压 | AC380V 50Hz三相四线+接地线 |
一、冷凝器的操作
1、制冷系统运行时,冷凝器除放油阀和放空气阀关闭外,其余各阀均应开启。
2、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凝压力zui高不应超过1.5MPa(做参考),否则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排除。压缩机全部停机后,才可停止向冷凝器供水。冬季长时间停止工作时应将存水放净,以免冻坏设备。
3、经常检查冷却水的温度和水量,冷却水进出口的温差约为2-4,一般冷凝温度比冷却水出水温度高3-5℃。
4、冷凝器管壁上的污垢要定期清除污垢厚度不得超过1mm,一般每年清除一次。
5、氟用冷凝器有渗漏现象时会出现油污。应及时发现冷凝器的泄漏,以便及时检修。
6、立式壳管式冷凝器分水器的放置应适当,水沿管道内壁应均匀分布,水量要充足。
7、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的冷却水应下迸上出,运行时冷却水不得中断。
8、蒸发式冷凝器运行时,应先起动排风机及循环水泵,再开启迸气阀和出液阀。喷水嘴应畅通,喷水要均匀,每年要清洗一次水垢。
9、风冷式冷凝器应经常用压缩空气清洗管壁和散热肋片上累积的尘土,以提高传热效率。
10、多台冷凝器组合使用时,要确定冷凝器的工作台数、所需冷却水量及水泵运转的台数,应以压缩机的负荷、冷却水的温度等参数为依据,达到制冷系统的经济、合理和安全运行。
二、蒸发器的操作
冷间蒸发器可分为两类:冷风机和冷却排管。冷风机一般在冷却间、冻结间和冷却物冷减间使用,因安装位置不同可分为落地式冷风机和吊顶式冷风机。冷却排管常用于冻结物冷藏间,一般的小型冷藏库也使用冷却排管蒸发器。
1、冷风机的操作。冷风机起动前应处于完好状态,风机与电动机的地脚螺栓不应松动,叶片与防护罩及风筒不应摩擦,转动应灵活,轴承润滑应良好。
正常运转时,冷风机的蒸发盘管表面应均匀结霜。若发现结霜不均匀说明供液不正常,应进行调整,适当开大供液阀,增加供液量。若霜层太厚,将会使蒸发盘管的翅片间隙被霜层堵住,阻碍空气流通,降低换热效率,使冷间降温困难。所以结霜太厚时应及时冲霜。冻结间的冷风机一般要定时冲霜。
冷风机停机时应先关供液阀,停止向冷风机的蒸发盘管供液,待蒸发盘管的压力下降后再关闭回气阀门,切断风机电动机的电源,停止冷风机的运行。
2、冷却排管的操作。冷却排管是空气自然对流换热蒸发器,除没有风机的操作外,供液操作程序和冷风机基本相同。冷却排管运行时先开回气阀然后缓慢打开供液阀向冷却排管供液。
冷却排管正常工作时排管表面应结霜均匀,并可根据结霜情况判断供液量的大小。供液过多可能使压缩机产生湿冲程,供液太少则排管表面不会全部结霜,影响冷间的降温。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经常调节供液阀门的开启度。冷却排管结霜太厚时应及时冲霜,以免影响换热。
冷却排管内积油过多时,润滑油占据液管的空间,同时在排管内壁形成油膜,严重影响换热使冷间降温困难。这时应及时冲霜,将油带出冷却排管,也可以从专设的放油管放人低压集油器处理。(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