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管道管网紫外光固化修复
时间:2023-08-06 阅读:728
城市管网管道紫外光固化UV-CIPP修复改造施工
UV-CIPP修复技术介绍
紫外线光固化修复UV-CIPP技术是非开挖修复原位固化法中的一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CJJ/T210-2014)中将原位固化法定义为采用牵拉方式将浸渍树脂的内衬管置入原有管道内,固化后形成管道内衬的修复方法。紫外线光固化技术是将玻璃纤维编制成软管浸渍树脂,然后将其拉入原有管道内充气扩张紧贴原有管道,在紫外光的作用下使树脂固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内衬管的原位固化法。
该工法采用UV固化树脂体系,软管材料为玻璃纤维,固化后的内衬层强度高、耐腐蚀、改善水流情况。UV-CIPP有如下特点:
(1)无需开挖,只需利用检查井即可对排水管道进行整体修复,可修复排水管道存在的破裂、错口、脱节、树根侵入、渗漏等结构性缺陷。
(2)内衬层光滑、连续,内衬层在3-15mm,降低了管道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了管道的输送能力。
(3)内衬管基材韧性好、强度高,与复合树脂浸渍相熔性好,固化后内衬层弯曲模量可达12000MPa,内衬层和原管道紧紧的贴合在一起隔绝了腐蚀环境,起到了堵漏效果。
(4)适用于管径为200~1600mm的各类管线的修复。
(5)施工周期短(单段固化3-5h)、环境影响小、不影响交通、施工安全性好。
UV-CIPP修复施工措施
UV-CIPP软管拖入和固化操作方法
南京市主城区针对污水管网“高水位低浓度"问题,采取物探测绘、水质检测、清疏检测、即查即改等措施,创新管网排查“四位一体"治理模式,实现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目标,为水环境治理提供助力。
南京市主城区污水管网排查实践[J]. 给水排水,2022,48(9):112-116.Part.1
南京市污水管网现状及分析
1.1 南京市污水管网建设发展历程
1985年至2023年,逐步建立和形成截流式合流制为主的污水排放体系;2019年至2023年,集中开展分流制排水系统建设,形成相对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2019年起,有序开展管网排查和问题管网整治及提升行动,推动污水管网可持续发展。
2020年,南京市完成主城区六大污水收集系统市政污水管网排查和即查即改,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显著。为进一步提升污水收集和输送效能,南京市计划通过5年时间有序推进问题管网专项整治及提升,实现“污水不入河、外水不进管、进厂高浓度、减排高效能"。
1.2 污水管网排查政策
国家和行业层面都明确提出了污水管网排查工作要求,努力实现“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显著提高"的发展目标。如《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建城〔2018〕104号)、《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建城〔2019〕52号)、《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20〕1234号);《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68-2016)等。
1.3 污水管网排查难点
当前污水管网排查主要难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数据不完善。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管线急剧增加。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数据不精准、不完善已严重影响地下管线运行安全。尤其是老城区在合流管的基础上新建了污水管,后期运行过程中又因电、气、通讯、地铁等市政工程频繁改造,雨污水管道混接现象较为普遍,合流制、分流制交替存在,难以形成一套完整且准确的管网数据。
(2)技术路线复杂。管网排查综合了管线探测、水质检测、管道检测与评估、管道修复等多项工作,存在工作内容多、工作量大、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需要形成一套多专业融合、多方式协同推进的技术路线。
(3)作业风险大。排水管道维护作业属于高危劳动作业。井下作业是市政排水管道维护作业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特殊作业项目,需要进入排水管道、检查井、闸井等市政排水设施内部进行检查维修,作业难度和危险性都较大。尤其是污水管道普遍具有埋设深、流速快、作业空间狭小、污染严重、管内情况复杂等特点,易发生作业人员中毒等安全事故。
2
Part.2
管网排查工作实践
2020年至2022年,南京市主城区通过试点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开展管网排查整治,最终实现污水收集效能及水环境质量的双提升。
2.1 基本概况
(1)污水系统情况。南京市主城区包含六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见图1),分别为江心洲(67万m³/d)、城北(30万m³/d)、城东(35万m³/d)、铁北(19.5万m³/d)、仙林(10万m³/d)、城南(5万m³/d)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共166.5万m³/d,总服务面积约500 km²,配套市政污水管道约1700 km、污水泵站4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