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汗
时间:2018-05-29 阅读:1039
汗是津掖的组成部分。《素问·决气篇》说"腾理发泄,汗出臻器是谓津。"由阳气燕化津液从玄府出于体表者谓之汗。正常的出汗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等作用。无论外感内伤,皆可引起出汗失常。询问病人出汗的异常情况,可以鉴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询问时,要着重了解病人有汗无汗、出汗的时间、多少、部位、以及主要兼症等项。
(1)表证辨汗:对外感表证病人,询问出汗情况,可辨别外感表邪的性质和了解机体营卫是否失常。
①表证无汗,兼见恶寒重、发热轻、头项强痛、脉浮紧者,是外感寒邪所致,属表寒证(表实证〉。因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寒邪收敛柬衰,膜理玄府闭塞,故无汗。
②表证有汗,兼见发热恶风、脉捍缓者,是外感风邪所致的太阳中风证(表虚证)。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邪袭表,膜理玄府开张,津液外泄,故有汗。若表证有汗,兼见发热重、恶寒轻、头咽痛、脉浮数者,是外感热邪所致的表热证。因热为阳邪,其性坷'散,热邪袭衰,则可使膜理开,津液外泄,故有汗。
(2) 里证辨汗:对里证病人询问出汗情况,可了解病性的寒热和机体阴阳的盛衰e 里证常见的出汗异常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自汗:病人日间汗出,活动尤甚,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等症,属阳虚。因阳虚(卫阳不足〉不能固密肌表,玄府不密,津液外泄,故自汗出。活动时机体阳气敷张,津随阳敷外泄,故出汗更为明显。
②盗汗:病人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兼见潮热、颗红等症,属阴虚。因阴虚化燥生热,入睡时卫阳入里,不能固密肌衰,虚热蒸津外泄,故睡眠时汗出较多;醒后卫气复出于衰,肌表固密,故醒则汗止。
③大汗:即汗出量多,津液大泄,临床上有虚实之分:病人蒸蒸发热,汗出不已,兼见面赤、口渴饮冷、脉洪大者,属实热证。是因表邪入里化热或风热内传,里热亢盛,蒸津外泄,故壮热汗出量多。病人冷汗淋漓,兼见面色苍白、四股厥冷、脉微欲绝者,属亡阳证。是因阳气暴脱于外,不能固密津液,津无所依而随阳气外泄,故见冷汗淋漓。见于重病、危证病人。
④战汗:病人先恶寒战粟,表情痛苦,几经挣扎,而后汗出者,称为战汗。见于伤寒病邪正相争剧烈之时,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战汗者多属邪盛正馁,邪伏不去。→旦正气来复,邪正剧争,则发战汗。如汗出后热退脉缓,则是邪去正安、疾病好转的表现;如汗出后仍身发高热,脉来急疾,则是邪盛正衰、疾病恶化的表现,故战汗为疾病好转或恶化的转折点。
(3) 局部辨汗:有些病人的出汗异常,仅表现于身体的某些局部,询问局部的异常出汗情况,亦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临床常见的局部出汗异常情况有以下几种:
①头汗: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又称为"但头汗出'。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上菇、或病危虚阳上越所致。头丽多汗,兼见面赤、心烦、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数者:是上焦邪热循阳经上蒸于头面所致。若头面多汗,兼见头身困童、身热不扬、院闷、苔黄腻者,是中焦湿热循阳经上蒸于头面所致,见于湿温病。
重危病人额部汗出如油,兼见四肢厥玲,气喘脉微者,是久病精气衰竭、阴阳离绝、虚阳上越、津随阳泄的表现。
②半身汗:病人仅半侧身体有汗,或为左侧、或为右侧、或为下半身,另一侧则经常无汗者;属患侧(元汗一侧〉经结阻闭,气血运行不周所致。可见于中风、屡证、截靡等病人。@手足心汗:即病人手足心出汗较多。其原因多与脾胃有关。脾主四肢,手足为诸阳之本。脾胃有病,运化失常,津液旁达于四肢,而手足心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