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智能泵站和无人机组成“智慧水利”
时间:2018-04-24 阅读:1050
一体化智能泵站和无人机组成“智慧水利”
近几年,我国农业技术发展迅速,很多农田用上了高科技自动化设备,不仅减少了农民的工作量,还提高了农田的产量。就在zui近,我市开始采用无人机和一体化智能泵站对示范田进行滴灌、管灌、微灌,从而达到“输液”的效果,该方案在在水利部召开的农业节水灌溉现场会上得到了广大与会代表的认可。
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者前往江宁区谷里节水灌溉示范区参观考察,这里不少“智慧水利”新装备展示了科技种田的新成果。而一体化智能泵站拥有远程控制能力,再配合无人机的远程操作,可以操作人员远程完成农药喷洒作业,这极大的减轻了农民的工作量。
谷里示范区面积约1.5万亩,近3年投资1.1亿元进行节水灌溉。南片主要种植苗木,为有效解决灌溉问题,这里设置了一体化智能泵站,与传统农业固定泵站要建一座泵房不同的是,这种一体化智能泵站占地面积仅4—5平方米,不到4小时即可完成安装、调试。这种泵站不仅可拆解可移动,而且非常“聪明”,使用手机APP发出指令后,就能进行灌溉操作。其通过铺设在苗木之间的喷灌头,实施灌溉,避免了大水漫灌带来水资源浪费。
步入谷里示范区北片露天蔬菜种植田间,这里种植了500亩的菠菜、青菜、箩卜等,过去至少要组织十几个人进行农药喷洒作业。如今采用无人机,大大降低了农田管理运营成本。与人工喷洒农药不同,无人机很“聪明”,会根据田间虫害分布情况洒农药,每亩农药喷洒量降低三分之二,减少了农药残留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本市某公司是落户谷里示范区的大户,共承包了7000亩土地,主要为温室大棚和连栋大棚,主要种植辣椒、西瓜、丝瓜、茄子、番茄等。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大棚内借助一体化智能泵站和无人机实现了肥水一体化灌溉,根据蔬菜和农作物生长的不同习性,采用上的滴灌、管灌、喷灌、微灌系统进行“输液”,实行标准化、自动化、工厂化流水线种植。以种植江苏一号丝瓜为例,每年2月播种,从5月至11月每个月均可采摘上市供应,亩产高达2.5万斤,按每斤3元计算,收益是普通农田几十倍。
说起为什么推广节水灌溉,江宁区谷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严华践表示,谷里地处丘陵山区,传统水利灌溉要经过大江大河、支流、塘坝、沟渠四级供水才能到达田头。实施节水灌溉后,从塘坝直接到田头,效率大为提高。过去种植采取大水漫灌方式,不仅浪费水,还浪费化肥农药,农作物吸收率只有50%。现在实施节水灌溉,肥料农药使用量仅为原来的30%,还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
市水务局农水处处长谷成标介绍,我市通过实施节水灌溉,灌溉水利用系数从原来不足0.5提升到0.67,走出了一条丰水地区节水的新路子。
一体化智能泵站和无人机组成“智慧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