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关于提升原油采收率的表面活性剂研究
时间:2023-12-08 阅读:898
当前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成熟油田原油产量不断下降,需要在石油生产技术上取得革命性突破。常规采油(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后,由于毛管力大、储层非均质性高,导致原油产量低,大约70%的原始油藏(OOIP)仍留在储层中。因此,需要开发更多的方法来提高采收率(EOR)从而满足当前的需求。通过化学方法提高采收率作为一种常见的选择,在大多数成熟油田中都备受关注。但同时化学方法也带来了许多弊端,例如昂贵的表面活性剂在油藏中以吸附和保留的形式损失,工程成本高,油价下降,都会影响工艺效率,给其应用带来了问题。因此,开发具有成本效益的EOR技术是实现可持续采收率的必要条件。
在早期的研究中已经报道了乳液作为提高采收率剂的应用。液滴聚结导致乳状液稳定性差,导致采收率低,限制了其使用。因此,纳米技术在乳状液中的应用可能是提高采收率的一个突破。纳米乳液是由适量的表面活性剂配制而成的,微乳液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例如:制药、化妆品、石油和油漆工业。与油田化学品混合后,纳米乳液还可用于井筒清洁、阻垢、压裂、保流测试等。
Kumar等人制备和表征油/水纳米乳,用于提高采收率。采用轻质矿物油、表面活性剂Tween 40和去离子水制备纳米乳液。从液滴粒径分布、表面电荷、IFT测量等方面对纳米乳进行了表征,以检验纳米乳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的效率。
表1.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纳米乳性能的影响
图1.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25℃下zeta电位(mv)的影响
为了确定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纳米乳的影响,对超声波法制备的样品进行了4种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0.5、1.0、1.5和2.0 wt. %)的实验。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从0.5 wt. %增加到1.0 wt. %、1.5 wt. %和2.0 wt. %时,液滴尺寸从31.83 nm减小到20.19 nm、19.32 nm和18.02 nm。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进一步增加,液滴尺寸逐渐减小。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从0.5 wt. %增加到2.0 wt. %时,Zeta电位值从-30.14 mv降低到-39.818 mv(表1)。Zeta电位值越高,纳米乳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越好。
图2. 不同温度(30、50、70)和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0.5、1.0、1.5、2.0)下纳米乳液界面张力的变化
采用悬滴法,在30℃下获得了50.31 mN/m的IFT值。纳米乳液和庚烷体系在添加2 wt%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IFT从30°C时的50.31 mN/m降低到30°C、50°C和70°C时的1.5、1.1和0.6 mN/m。从图9可以看出,IFT值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图9 (a),在30℃时,表面活性剂浓度从0.5 wt. %增加到2.0 wt. %, IFT值从2.97 mN/m下降到2.4 mN/m。从图9可以看出,添加0.5 wt. %表面活性剂的纳米乳的界面张力从30°C时的3.0 mN/m下降到50°C时的2.1 mN/m和70°C时的1.8 mN/m。同样,对于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0 wt. %、1.5 wt. %和2.0 wt. %的其他3个样品,当温度从30ºC升高到70ºC时,IFT分别从2.9 mN/m降至1.6 mN/m、2.8 mN/m降至1.4 mN/m和2.7 mN/m降至1.3 mN/m。因此,温度在纳米乳液的IFT降低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石油采收率。
图3. 添加0.5 wt. %的Tween 40表面活性剂,在30°C下,在0秒、120秒和240秒时纳米乳的垂滴图像
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5 wt. %,温度为30℃时,在0秒、120秒和240秒时,用悬滴法测量纳米乳与庚烷之间的动态IFT值的实时图像如图10所示。从图10中可以看出,在120秒内IFT值会有明显的下降,但在此之后IFT值的下降就微乎其微了。在240秒的时间内,IFT从2.97 mN/m下降到2.05 mN/m。可以观察到,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不同时间间隔的IFT值受到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Kumar, N., Mandal, A,. Surfactant Stabilized Oil-in-Water Nanoemulsion: Stability, Interfacial Tension, and Rheology Study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Application[J]. Energy & Fuels, 2018, 32(6), 645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