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川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化工仪器网免费会员

收藏

拉曼光谱仪的技术进展

时间:2019-12-09      阅读:936

   拉曼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化学研究、高分子材料、生物医学、药品检测、宝石鉴定等领域,如何进一步小型化、现场化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具有体积小、检测方便等特点,为药品检测、环境检测、安检等实时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无损快速检测方法。对国内外产业化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的现状及技术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拉曼效应的产生需要一定频率的光进行激发。初,采用汞弧灯作为激发光源。但由于拉曼光强较激发光小6~7个数量级,拉曼信号很微弱,从而限制了后期的光谱检测以及相关应用。因此,在拉曼效应被发现后的30多年,并未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激光器的发明解决了拉曼激发光源的问题,拉曼光谱仪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为了得到更好的拉曼光谱,光谱仪往往采用窄线宽的单色激光作为激发光源。实验室用拉曼光谱仪所用激光器普遍占地较大,不利于小型化、现场化。合适的激光器应满足几个条件:体积小、能量高足以激发出拉曼光,线宽小且输出稳定。目前,商业化的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普遍采用波长为532nm或785nm的小型固态半导体激光器。
  拉曼位移与激发光频率无关,那么究竟何种激发波长更为适合呢?激发波长越短,拉曼激发效率越高,但荧光信号也越强。对很多样品,特别是那些生物有机乃至药品制剂而言,若采用532nm的激光,一些本可以被探测到的拉曼信号也将被荧光背景淹没。这种情况下,使用633nm或者785nm的激发波长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光子能量降低,荧光效率变低,所以拉曼散射更易被探测。BaySpec公司甚至提供了1064nm的激光[10],对于一些特别容易产生荧光的样品来说,显然具有更好的效果。当然,由于光子能量的减小,拉曼散射的效率降低了,这就需要更长的积分时间或是更强的激光功率。
  随着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的广泛应用,现场化对光谱仪检测性能提出了更高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要求。由于激光光源的线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光谱仪的分辨率,激光窄线宽以及功率的稳定性成为各大公司追求的一大目标。
  
下一篇: 解决农药残留要从农田生产开始防范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