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伟拓(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化工仪器网中级5

收藏

脂质体的应用 —— 脑胶质瘤

时间:2024-05-07      阅读:173

脂质体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


在所有原发性脑肿瘤中,恶性脑胶质瘤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大问题:侵袭性脑胶质瘤细胞迅速浸润并破坏正常组织结构,由于存在由内皮细胞单层网络形成的血脑屏障,大多数治疗药物无法直接输送至大脑。


设计思路


研究者构建了一个多功能靶向脂质体系统。将天然化合物白藜芦醇掺入脂质体的双层膜内,对氨基苯基-α-D-甘露-吡喃糖苷和小麦胚芽凝集素则结合到脂质体表面。将表柔比星作为抗癌药物加载到脂质体中,制备了具有稳定结构的多功能靶向脂质体。然后,应用于体外胶质瘤细胞和血脑屏障模型以及体内携带C6胶质瘤的大鼠。



脂质体的应用 —— 脑胶质瘤

实验设计


制备过程


该实验研究者使用鸡蛋磷脂酰胆碱(EPC)胆固醇和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2000-DSPE)(52:43:5,mmol/mmol)在梨形烧瓶中用甲醇溶解。使用旋转蒸发器在真空条件下将甲醇蒸发至干燥,然后在水浴中,使其与250 mM硫酸铵水合5分钟。悬浮液用超声波细胞破碎器处理3分钟(200 W),并先后通过孔径分别为400 nm和200 nm的聚碳酸酯膜挤3次。挤压后,将悬浮液与磷酸盐缓冲盐(PBS)进一步透析(12000–14000分子质量截止值)3次(每次8 h),获得空白脂质体。


脂质体的应用 —— 脑胶质瘤

多功能靶向脂质体系统在血脑屏障的转运率(%)。


(A)24小时内通过血脑屏障的运输比率(%)

(B)通过竞争试验测定血脑屏障的转运比(%),即用游离对氨基苯基-α-D-吡喃甘露糖苷作用于血脑屏障 30分钟,然后分别在时间点施用表柔比星+白藜芦醇脂质体(用WGA和MAN修饰)或表柔比素+白藜醇脂质体改性)。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SD)表示。*P<0.05;**P<0.01;***P<0.001;****P<0.0001。


结果表明,此多功能靶向脂质体系统可显著改善表柔比星和白藜芦醇通过血脑屏障的转运,提高脑肿瘤动物的存活率。这一发现将促进非侵入性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并为治疗脑肿瘤提供参考。


更多研究


另两位研究者分别用乳化蒸发法制备了tLyp-1修饰的隐丹参酮脂质体 [CPT纯度>97%,;t Lyp-1肽(序列CGNKRTR)]、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DMPC)、DSPE-PEG2000-MAL ;香D素6 (coumarin 6,C6)、三(2-羧乙基)膦盐酸盐(TCEP·HCl);荧光染料DiI、DiR]、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雷公藤红素脂质体(雷公藤红素脂质体的最佳处方为:药脂质量比1∶40,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6∶1,水化介质为10%(质量分数)的海藻糖溶液)。实验结果显示tLyp-1修饰后的隐丹参酮脂质体可跨越体外血脑屏障,并且可通过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发挥抗脑胶质瘤作用,雷公藤红素脂质体抑制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脂质体的应用 —— 脑胶质瘤

如图所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雷公藤红素脂质体抑制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强于雷公藤红素溶液。




下一篇: 知识科普:氨基酸干货分享!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