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如何帮助作物度过寒潮
时间:2021-01-05 阅读:381
根据中国气象局报告,未来10天,冷空气活动频繁,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1~2℃,部分地区有6~8℃降温,各地需警惕大风降温对设施农业的影响,提前做好棚舍加固和防寒保暖工作。
近期寒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持续性的低温天气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不利影响,即便是温室大棚种植也不能免俗。
温室大棚是近几年农学研究和农业生产的重点,温室大棚的主要作用就是增温,使棚内气温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温度,但实际上室温≠土温,棚内的气温适宜并不意味着土壤温度就合适。
植物的根系扎根土壤,土壤温度过低,就会影响根系呼吸活力、养分吸收以及相关酶的活性,抑制植物的生长。而在植物根系周围的土壤,温度升高会提高土壤中酶的活性,促进土壤中营养物质的转换过程,因此会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消耗,土壤呼吸增加,排放出二氧化碳,影响作物生长;同时还有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排出,这不仅仅消耗了土壤养分,对大棚内温度存在一定的负反馈作用。所以,不止作物生长需要关注土壤的温湿度,对棚内温湿度的监测也需要。
我们都知道,温室大棚内我们可以使用壁挂式的温湿度传感器来时实时监测棚内环境中的温湿度作为调控的依据,从而为棚内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那土壤中的温湿度又该如何监测呢?
传统的测量土壤中的温湿度的方法是,使用土壤温度计测量土壤的温度,然后取相对分量的土壤,使用烘干法测量土壤湿度,来获得准确的土壤温湿度数据。但对于普通种植户来说,缺乏相应的设备,只能定期将土壤采样后送到相关研究机构检测,耗时耗力。
如今,传感器技术发展,土壤温度水分传感器集土壤温度、水分测量于一身,操作简单,有速测法和埋地测量法两种测量方式。
速测法:选定合适的测量地点,避开石块以及类似坚硬物体,按照测量所需深度创开表层土壤后将传感器钢针垂直插入土壤不动,静待结果即可。
埋地测量法:垂直挖直径大约20cm的土坑,深度按照测量需要确定,将传感器水平插入坑内后,填土压实,确保钢针与土壤紧密接触,带传感器稳定后即可长时间测量、记录土壤温湿度数值。
注意:土壤温湿度传感器使用时,钢针一定要*没入土壤,避免因棚内温湿度或阳光照射等带来的数据误差。
土壤温湿度传感器也可以连接温室大棚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将数据实时上传至环境监测软件中,方便管理者结合多方面环境因素,判断是否需要对作物加温、浇水、施肥等,来应对棚内外环境变化对棚内作物的影响,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农学研究不断深入,土壤温湿度也将逐渐被纳入农业管理的一项必要因素,土壤温湿传感器的应用领域不再局限于科学实验、节水灌溉、温室大棚、园艺种植此类领域,开始逐步扩展到了茶园、草地牧场、粮食存储等更多颗粒物含水量和温度的测量中,利用对土壤温湿度的监测来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