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大功率管式炉炉管损坏的原因有哪些?
时间:2022-08-05 阅读:686
科研大功率管式炉主要应用于冶金、玻璃、热处理、锂正负极材料、新能源、磨具等行业,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测量材料的专业设备。该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炉管是管式炉传热的重要设备。它在恶劣的条件下运行,并直接暴露于火中。因为不能在过程中留下很高的安全系数(否则炉管会太粗),比厂内其他一般设备更容易损坏。炉管的损坏主要包括管壁变薄、开裂、内外腐蚀、变形、鼓包等,出现这些损坏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1、炉管结焦:
科研大功率管式炉炉管的损坏一般是结焦造成的。结焦是管内油温超过一定限度,然后发生热解,变成游离碳,然后在管上积聚的现象。其损坏过程是:管内开始结焦,使管壁温度升高,从而加剧表面氧化和炉管腐蚀。氧化使管壁的厚度变薄,然后在内部压力和热量的双重作用下首先鼓起。炉管鼓起后,炉管内壁与焦炭层的间隙会增大,使炉管其他部位的温度逐渐升高,从而进一步氧化变薄,最终造成炉管破裂。
2、局部过热:
如果管内流量减少,管内介质的传热系数会显着降低,管内介质的流动状态可能发生变化,盘管各回路之间也会出现偏流,从而会因热负荷降低而抵消炉管的安全性,导致炉管在低负荷下局部过热,俗称“干烧”。
3、传热劣化:
传热变差主要是由于燃烧器离炉管太近。为了改善传热,可调整燃烧火焰,重新布置燃烧器,或更换燃烧器,重新布置加热盘管。
因此,在使用科研大功率管式炉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炉管的状态。一旦出现上述现象,应及时调整,以免损坏炉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