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如何检测鉴定辐照?EPR 技术在辐 照领域应用广泛
时间:2023-08-29 阅读:2863
8 月 24 日,日本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引发了全社会对可能到来的放射性污染物的担忧。据了解,核污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元素,如氚、锶、钴和碘等,由于生物富集效应,这些放射性污染物最终可能会随着各类海产品进入人们的口中。
EPR 谱仪的工作原理是测量可变磁场中特定共振频率下未配对电子的能级跃迁。电离辐射可在许多形式的物质中产生自由基,比如丙氨酸 CH3CH(NH2)COOH 会形成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以被 EPR 光谱仪定量地检测出来。
EPR 技术与核应急医疗
核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技术,已应用到工业、医学、军事等领域,但是人类利用核能技术的同时也增加了核事故、辐射事故等潜在威胁。2011 年 3 月 11 日的福岛核事故与昨日日本福岛排放核污水事件,再一次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核事故发生后,快速有效的剂量重建可以对人群的受照水平进行筛查,从而进行合理有效的医学应急处理。
核事故产生的电离辐射除了使受照者的骨髓、胃肠系统损伤外,还会诱导身体的钙化组织、角质层产生自由基,而且在这些组织中的自由基远比在其它生物组织中的自由基寿命长,如在常温下,电离辐射产生的 CO2-自由基在牙齿化石中能存活 10 7年。基于此,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可检测电离辐射诱导产生的自由基,作为一种成熟的辐射剂量测定技术,可在较短时间内(≤10 min)得到吸收完成生物样品的剂量测量与重建。
EPR 技术与食品辐照
《辐照食品通用标准》中规定辐照处理的安全剂量在 10 kGy 以下,这也是各国长期以来在进行食品辐照处理中所遵循的安全剂量。高于 10 kGy 的剂量可以完全杀菌,产品需要再进行气密性处理防止再次污染,并在常温下存储。欧洲联盟(欧盟)指令明确规定,辐照食品以及含有辐照成分的食品(无论其百分比如何)都必须贴上辐照标签。
为了更好地加强辐照食品的规范管理,选择一种合适的辐照食品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食品在电离辐射作用下会使得内部化合物的共价键发生均裂而产生大量自由基,辐照食品的物理检测方法主要检测在辐照食品产生的自由基或者被固体物质俘获的电子,在不产生自由基和激发电子的前提下估计辐照吸收的剂量。基于此,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就是强有力的检测手段。EPR 技术能依靠检测辐照产生的长寿命自由基来对辐照食品进行鉴定,是被欧盟认可的检测辐照食品的有效方法,并有根据各种辐照食品制定的相关标准。
辐照食品相关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如下: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辐照食品鉴定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针对于含骨类动物食品,当 g1=2.002±0.001,g2=1.998±0.001 时,可判定样品经过辐照处理(g1和 g2 分别指示 EPR 图谱上出现的不对称信号)。当 g=2.005±0.001 时,无法判定样品是否经过辐照处理。
下图所示为国家标准 GB 31642-2016 中的某猪排在辐照前后的 EPR 波谱对比图。
目前,针对辐照后的中药及其制剂进行检测的规范方法仅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 2015 年公布的《中药辐照灭菌技术指导原则》,其中使用的检测技术是参考辐照食品的光释光法和热释光检测方法。而 EPR 技术是检测辐照后产生的长寿命自由基的有效方法,并且操作简单、检测迅速、具有较高重现性,值得在中药辐照检测领域做检测技术的补充推广。下图所示为某中草药在辐照前后的 EPR 波谱对比图。
根据国家标准《使用丙氨酸-EPR 剂量测量系统的标准方法》(GB/T 16639-2008),丙氨酸-EPR 剂量测量系统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吸收剂量测量方法,依赖于丙氨酸晶体受电离辐射照射后产生的特有的稳定自由基。用 EPR 波谱法测量自由基的浓度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丙氨酸剂量计能反复测读,可用于剂量档案保存。
丙氨酸 EPR 剂量测量系统可作为参考标准和传递标准。也可作为辐射应用中(包括:医疗保健产品和药品的灭菌消毒、食品辐照、聚合物改性、医学治疗和材料的辐射损伤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剂量测量系统。
国仪量子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
料物理、生物医疗、食品、工业领域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