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蛋白的表达系统——艾柏森生物
时间:2024-08-29 阅读:293
重组蛋白的表达系统是用于生产重组蛋白的生物技术平台,每种系统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局限性。以下是几种主要的重组蛋白表达系统:
原核表达系统: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常用的原核表达系统,具有遗传背景清晰、培养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大肠杆菌不能进行复杂的翻译后修饰。
枯草杆菌:具有蛋白分泌能力强、遗传特性强等优势,但重组表达质粒在枯草杆菌中稳定性较差。
真核表达系统:
酵母:如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具有翻译后加工能力,适合于表达真核蛋白。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能够对真核蛋白进行翻译后加工,适用于表达复杂蛋白,但存在表达周期长、成本高等缺点。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如CHO细胞、HEK293细胞等,能够进行与人类相似的翻译后修饰,适合表达需要复杂糖基化等修饰的蛋白。
其他真核表达系统:
丝状真菌:如曲霉菌属(Aspergillus),可用于生产某些特殊类型的重组蛋白。
植物细胞表达系统:利用植物的叶绿体或细胞质进行蛋白表达,适用于生产口服疫苗等。
分泌型表达系统:
某些表达系统允许目标蛋白分泌到培养基中,便于蛋白的纯化和回收。
融合蛋白表达系统:
利用融合蛋白技术,将目标蛋白与某些具有溶解性或稳定性的蛋白质(如GST、MBP等)融合,以提高目标蛋白的可溶性和稳定性。
无细胞表达系统:
在无细胞体系中进行蛋白表达,可以快速生产蛋白,尤其适用于难以在细胞内表达的膜蛋白或毒素蛋白。
稳定细胞株表达系统: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目标蛋白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形成稳定表达的细胞株,用于长期生产蛋白。
选择哪种表达系统取决于所需蛋白的特性、表达量、所需的翻译后修饰类型、成本和生产规模等因素。科研人员通常会根据目标蛋白的特性和实验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表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