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的监测方法
时间:2022-06-29 阅读:2352
洪灾的监测主要可分为洪水监测和灾情监测两方面:
1、借助于流域内气象台站,可掌握流域雨情;
2、利用沿河道、湖泊布设的水文、水位站,可掌握流域的水情;
3、沿堤防工程及重点区域的巡视可获得部分工情和灾情的信息。
4、多平台、多遥感器的遥感技术从空间上实现对洪水的动态、宏观监测,尤其能有效地监测洪水淹没范围及淹没区的土地利用状况、重要工程的破坏等;
5、通过遥感信息反演技术,可分析洪水淹没历时及水深。
洪灾光学遥感监测
1、基于NOAA/AVHRR影像的洪灾监测
我国利用NOAA/AVHRR卫星资料对1998年吉林省西部地区的洪涝灾害进行了动态监测,并以农田损失为主对灾情进行了评估。
气象卫星虽然不能穿透云层观测,但由于两颗NOAA卫星每天可在不同时间过境四次,可能避开云层,大大提高了无云观测的可能性,而且利用其热红外通道可昼夜监测洪涝。
气象卫星高时间分辨率、成像范围大等特征使其成为大范围洪涝动态监测的重要手段,但还需解决以下问题:
(1)消除云影响
(2)提高监测精度
(3)洪灾参数的快速识别
2、基于Landsat TM影像的洪灾监测
高空间分辨率、多波段的TM影像包含了丰富的地面水分状况和植被长势信息,其1、2波段对水体有一定的穿透性,有助于探测水层深浅和划分浑浊的洪水与清澈的自然水体;而位于中红外的第5、7波段,反映水体和水陆边界特别敏感。因此TM对洪水灾情的监测和分析特别有效。
由于资源卫星轨道重复周期长,难以掌握洪灾的动态信息,其不能获得有关洪灾的直接信息,加上TM无微波通道,不能穿透云雨,在雨季很难得到清晰可用的影像。
洪灾雷达遥感监测
1、基于星载雷达遥感的洪灾监测
我国利用JERS-1监测了海河流域;利用ERS-1/2和Radarsat监测1998年发生在长江和嫩江流域的洪灾。
雷达遥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数据获取能力和对一些地物穿透的能力,成为监测洪灾有效的遥感技术之一。
但由于SAR成像机理不同于光学遥感,SAR影像的处理和专题信息提取等方面还有问题解决:
(1)影像预处理
(2)地形影响之消除
(3)水体专题信息提取的智能化
2、基于机载雷达的洪灾监测
机载雷达影像获取的费用高,飞行受天气的影响大,同时获取的影像基本上人工处理,费事费力,所以一般在特大洪水应急中才使用。
(1)几何校正与影像镶嵌
飞机在较恶劣的条件下作业,不易保持高稳定性,同时摄像地区的地形起伏等因素,都导致图像的几何畸变加剧。同时机载SAR影像分辨率较高,洪水期间难以选取合适的控制点,为影像几何校正与镶嵌造成困难。此外获取的影像经扫描转换为数字影像等,又产生误差。
(2)半自动化目标提取
分辨率高的影像提供了丰富的地面信息,为洪灾造成的损失的直接判读提供基础,但急需从人工目视解译中解放出来,通过人机交换实现半自动化目标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