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艾维迪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化工仪器网高级6

收藏

慢病毒载体下游纯化工艺(一)

时间:2023-05-22      阅读:1010

慢病毒载体 (LV) 可以稳定地整合到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的基因组中,因此在基因和细胞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慢病毒载体的生产和纯化工艺发展迅速,行业对慢病毒载体滴度量和纯度都有更高的要求,刺激着行业开发新材料或采用优化慢病毒载体的策略,来满足市场对慢病毒载体经济效益的要求。即使慢病毒载体的培养方式正在向悬浮培养迁移,但是目前大多数大规模培养仍然是贴壁细胞培养。其纯化策略主要层析纯化技术和膜过滤技术。

目前行业中也有一些新开发的解决方案来改进或替代目前的生产方案,以满足慢病毒载体日益增长的临床应用需求。

慢病毒载体是逆转录病毒科的包膜病毒成员,由于它在分裂和非分裂细胞都具有将外来基因稳定地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并稳定表达的特性,因此可以被生物制药作为载体利用。此外,它们的整合模式似乎比γ-逆转录病毒载体风险小,因此它们被功能基因组学、细胞工程研究,以及重组蛋白生产和临床基因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

图片

慢病毒下游工艺纯化难点:目前的生产技术所获得的病毒滴度大概在 1.0E6-1.0E8TU/mL这个范围内,其低滴度主要是与生产系统、慢病毒假型特性、收获条件,甚至是滴定技术有关。杂质会随着生产系统的不同而随之变化的。例如,贴壁细胞培养慢病毒就会有血清杂质,质粒DNA杂质会出现在瞬时转染过程当中。因此在下游纯化阶段,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调整慢病毒载体的浓度和纯度。在临床上,病毒载体的浓度和纯度需要考虑到药物安全性、需要降低其致瘤潜能和细胞毒性。对于体内临床应用,需要保证每个患者剂量在1.0E11- 1.0E12TU/mL,同时尽量减少产生免疫反应。 在下游纯化工艺还需要考虑到慢病毒颗粒本身的不稳定性。它会受温度、离子强度、pH和剪应力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图片

本文节选、翻译自以下参考文献,由于水平有限,详细内容,请参考原文。本文旨在知识、信息分享,如有任何问题,请私信联系。

参考文献:A.S.Moreira, D.G.Cavaco, T.Q.Faria, et al., Advances in Lentivirus Purification.Biotechnology Journal, 2020, 


想了解更多关于慢病毒载体下游纯化工艺的相关资讯,请关注下一期“慢病毒载体下游纯化工艺(二)”的文章。


图片




LAB切向流系统可以帮助CAR-T细胞治疗客户的慢病毒载体制备更为高效、标准及稳定,详细资料请咨询!

图片




上一篇: 胶体金生产线的具体流程及维护保养措施 下一篇: 如何更好的选择DNA回收试剂盒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