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谱瑞(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化工仪器网中级4

收藏

电阻抗技术

时间:2024-03-18      阅读:444

电阻抗技术

Ur,A.等于70年代初期,曾发现生长旺盛的细菌培养物中出现电阻抗变化,其变化随着

培养时间的增长而下降,从而提出了应用电阻抗技术鉴定标本中的细菌。

(一) 电阻抗技术的基本原理 电阻抗(electrical impedance)是指在交流电路中,导电

物质对电流所产生的阻碍和抵抗作用。它是由电阻性(retistive)成分和电抗性(reactive)成分组成的一种复合能量。一般而言,细菌可使培养基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类脂等电惰性底物分解为氨、乳酸盐、醋酸盐和重碳酸盐等电活性代谢产物。当细菌生长旺盛时,培养基中大量的电惰性分子即可转变为许多电活性分子和离子,从而使培养基中的导电性增大,培养物的电阻抗则随之降低。因此电阻抗测定技术,实际上是测量细菌代谢活性的一种方法。由于细菌种类不同,在培养基上产生的代谢物的活性也不一样,从而成为应用电阻抗技术鉴定细菌的依据。

   (二) 电阻抗技术的应用 这一测量技术自1975年由Ur,A.等提出后,目前认为它在以下两方面的应用是有意义的:

    1. 细菌鉴定 利用电阻抗技术测量许多细菌在特殊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可以迅速地获得各种细菌特征性的曲线图。到目前为止,利用这种方法已初步对肠道杆菌科中的各属细菌、假单胞菌、类杆菌、梭状芽胞杆菌、葡萄球菌和乳酸杆菌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这些细菌的培养物均能产生特征性的电阻抗变化,由此而对细菌作出鉴定。

    2. 菌血症检测 及时而准确地从菌血症患畜体内检出病原菌,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但应用常规方法目前还难以于48小时内报告检验结果,因此提供一种快速、敏感而简便的血标本培养物检测技术,也是微生物检验室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Hadiy等采用Bactometer32研究发现,该法至少可检出每毫升血液中含0.1CFU(菌落形成单位)。

另外,电阻抗技术还可以快速测定饮水、处理后的污水流出物、污染的河水、废水等各种水源中的大肠杆菌及细菌的含量等。

   (三) 电阻抗技术的特点 主要有以下四点:

    1. 特异性 以该技术测定细菌培养物电阻抗的变化时,可以获得各种细菌的所谓“指纹图”或描绘出特征性的曲线图。根据目前报道的材料看,不少细菌均有自身//的曲线图,因此用本法鉴定某些细菌是准确的。

    2. 敏感性 每毫升含103个细菌时,其代谢产物的活性于2小时内即可检出,如每毫升的含菌数达105个时,其细菌的代谢活性产物于数分钟内即可检出。因为实际测量用的标本量为0.1ml,所以该法的实际敏感性为检出每毫升含100个细菌的活性。

    3. 重复性本法具有较高的重复性,不因操作人员的更换,或被检标本批次的不同,而报告出不同的实验结果。

    4. 快速性报告结果的速度取决于被检培养物中的活细菌数量,并与细菌的接种量呈正比,即接种量愈大,出现阳性反应的速度愈快。如利用该法检测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当接种量为每毫升含103~105个细菌时,一般于2小时测出,丙酸杆菌和产黑色素杆菌于每毫升培养基中若接种10~15个细菌时,其检出时间则需48小时。此法通常较放射法快4~6倍,较常规法快10倍以上。

本法不足之处是与常规法获得的结果有时不一致,不能--将标本中存在的污染细菌与被检的病原菌之间**区分开。


上一篇: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一篇: 刮膜式分子蒸馏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介绍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