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判断-环境影响
时间:2019-10-28 阅读:2372
-
提供商
东南科仪 -
资料大小
380843 -
资料图片
-
下载次数
255次 -
资料类型
pdf -
浏览次数
2372次
时间:2019-10-28 阅读:2372
提供商
东南科仪资料大小
380843资料图片
下载次数
255次资料类型
pdf浏览次数
2372次春天里,白玉兰在路边灿烂地盛开!作为上海的市花,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在繁忙的都市中,她给人一种清秀、典雅、超凡脱俗的感觉。可是,白玉兰是白色的吗?
从上面的图片中,无疑看到的白玉兰是白色的;可把它们放在三种纸张上时,马上发生了变化,白玉兰看上去没有那么白了,感觉偏深偏黄了;
当我们把它们的颜色提取出来,做成色块与三种纸张对比时,这种感觉得到了确认。
我们将花瓣拿到色彩实验室,用MetaVue VS3200非接触式成像分光色差仪进行测量,获得其色度数据与其在色度空间中的位置如下:
左图为MetaVue VS3200非接触式成像分光色差仪,点击产品名称,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可见其L*为87.92,b*值达+13.54,a*值为-4.06,为略带绿色相的浅黄色。其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反射率光谱为:
可见其在570nm-700nm的反射率比其它区域高,这一段是绿黄橙红色光,组合起来为浅黄色光。
对于白色的定义,国标《GB/T 15608-2006 中国颜色体系》中的定义为:“3.1白色white:物体明度大于8.5的中性色”,中性色的定义为:“3.25无彩色(中性色)neutral color:无光谱选择性的物体表面色。”所以依据国标,我们看到的白玉兰并不是白色的。
那我们为什么日常感觉是白色的呢?
这要谈一下眼睛的一个特性:视觉适应性。视觉适应性是指人眼对于不同照明光源或不同环境条件下会自动调整白点基准的特性,通过这种调整人眼可以更好地感知物体的光感特性,包括物体的颜色深浅变化、色相变化等。
同时看到很多物体的景象时,眼睛会根据景象中的颜色(光感)自动调节瞳孔大小和视网膜获得的感受,依据其中浅的颜色和深的颜色大脑重新定义白色和黑色,通过这两个极点来调整景象中的阶调,以获得对这个景象更加清楚和丰富的感知。
无疑这是人眼长期进化的结果,对人类适应各种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很好的作用。下面的图片里中心的色块我们感觉一个是黑色或深灰色,另外一个是白色或浅灰色,实际上它们是同一个灰色!
印刷行业现在比较流行的G7印刷标准正是基于这种视觉适特性进行印刷品的质量管理,以达到人眼视觉在不同材质情况下的一致感受。现在的手机拍照功能也有色光适应性,无论在明亮的太阳光下,还是幽暗的夜晚,都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
所以在生活中看到白玉兰时,虽然它是浅黄色,但相对于周围的诸如蓝天、绿叶和建筑等的颜色,它是浅的,所以我们感觉它是白色的。当放在白纸上时,白纸成为白色基准,它就便成浅黄色了。
因此,视觉上,它是白色的,但是科学上,白玉兰并不是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