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和酵母计数 霉菌培养容易污染解决办法
时间:2021-05-25 阅读:1464
霉菌培养箱是培养箱的一种,主要是培养生物与植物,在密闭的空间内设置相应的温度、湿度,使霉菌在4-6小时左右长出来,作为人工加快繁殖霉菌之用,考核电工电子产品的抗霉能力和发霉程度。是人工三防气候中的一种重要检测手段,是大专院校、医药、军工、电子、化工、生物科研部门作储藏菌种、生物培养、是科研实验室必需测试设备。用于测试和判断其在湿热温度环境变化后的参数及性能。
2016版的国标在5.2中要求:琼脂凝固后,正置平板,置28℃±1℃150L霉菌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并记录培养至第5d的结果。其实针对这一条,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是需要对平板进行观察的,不能直接培养至第5天计数,因为霉菌的特殊性,在培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孢子,导致整个平板蔓延。因此,在培养后的第2天开始,就要对平板进行观察,并计数典型菌落,而这样的观察在之后每一天都应该进行,直至培养第5天。第二,就是正置培养。这一点是16版国标与旧版最大的区别,10版之前的国标都是倒置培养的。而进行正置培养,很多朋友可能都会遇到平板被霉菌污染的问题
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有培养箱环境污染,平皿冷凝水污染,操作环境污染、培养基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该如何解决呢?
正置培养和倒置培养有什么区别?很多实验室培养霉菌采用的是专用的150L霉菌培养箱,所以培养箱空间里会有大量的霉菌孢子。而平皿的盖和底是有一定缝隙的,尤其是玻璃平皿缝隙还是比较大的,正置培养中,孢子会向上飞扬通过缝隙落到平板的培养基上,导致污染。细心地实验猿可能发现,污染的菌落大部分都是在平皿边缘生长的。用一次性塑料平皿来培养,污染的概率就会小很多,因为一次性塑料平皿的盖和底之间的缝隙相比之下是比较小的。因此150L霉菌培养箱环境中的孢子可能会是主要污染源。这样一来,就应该对培养箱进行杀菌。可以考虑用紫外线杀一下,同时辅助消毒剂擦拭的方法,常用消毒剂比如75%酒精和新洁尔灭等,应该注意的是,这样的杀菌操作也是需要经常进行的,因为霉菌的孢子是十分难清楚的,而每次培养可能又会引进新的污染源,可以考虑每周进行两次,保证培养环境无污染源。
还有别的方面需要注意,首先就是平皿上的泠凝水问题。正置培养过程中,若是平皿的上盖有泠凝水,在培养过程中冷凝水滴落到培养基上,也极容易造成菌落蔓延,平皿污染。因此在培养之前,一定要保证平皿干燥,可以把平皿放在37℃的环境里烘干,烘干之后再进行培养,就会避免这个原因造成的污染。
最后还有就是操作环境和培养基的污染。因为无菌室里可能也会因为灭菌效果不理想造成污染。小编之前工作的实验室,操作台使用紫外线灭菌,经常就会灭菌不*有孢子污染,尤其是在进行过霉菌的相关检测之后。所以在进行过霉菌检测之后,适当的增长灭菌时间,可能会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另外小编之前工作的实验室,为了*解决无菌室空间孢子污染的问题,还特地购买安装了臭氧发生器,通过紫外线+臭氧的双重消毒模式,效果就十分理想了。
大家如果还是想验证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污染,这里提供一个简单的验证试验:在正常检测的环境中倒一组空白平皿,将这些平皿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用封口膜将平皿封好,B组不封,均放置在培养箱中正置培养。若是A组B组均有霉菌生长,则需要考虑培养基污染或者操作环境的污染;若是A组不生长霉菌而B组生长,则需要考虑是150L霉菌培养箱内的环境污染。通过这个小试验,可以基本上确定污染源,然后针对污染源进行相应的处理,如需了解更多欢迎联系上海喆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