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缺氧培养箱使用流程详解
时间:2024-10-15 阅读:240
-
提供商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资料大小
626121 -
资料图片
点击查看 -
下载次数
0次 -
资料类型
png -
浏览次数
240次
时间:2024-10-15 阅读:240
提供商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资料大小
626121资料图片
点击查看下载次数
0次资料类型
png浏览次数
240次赛默飞缺氧培养箱专为模拟低氧环境而设计,广泛用于研究细胞代谢、低氧应激反应、肿瘤研究等实验中。培养箱能够提供稳定的低氧、低二氧化碳和恒温环境,确保细胞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生长。下面是详细的使用流程,帮助您顺利操作赛默飞缺氧培养箱。
设备检查与启动
电源连接:确保设备连接到稳定的电源插座,避免电压波动。检查电源线和设备后部是否有任何异常。
气体连接:缺氧培养箱通常需要连接氮气(N₂)、二氧化碳(CO₂)和氧气(O₂)等气体。确保气体瓶连接牢固无泄漏,并检查气瓶的压力调节器。
环境检查:培养箱应放置在温度稳定、无振动的环境中,远离阳光直射和通风口,以防止温度和气体波动影响实验结果。
气体准备
确认氮气、二氧化碳和氧气气瓶中的气体充足,气压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N₂用来降低氧气浓度,CO₂用来维持二氧化碳浓度,O₂则控制低氧环境)。
气体供给系统通常会有自动压力调节功能,确保正确配置并设定供气流量。
开机
打开培养箱电源,等待设备完成自检程序。自检完成后,显示屏会显示当前箱内温度、CO₂浓度和氧气浓度等环境参数。
温度设定
按下“SET”键,进入温度设定模式。使用“UP”和“DOWN”键设置所需的温度(通常为37°C,适合细胞培养)。
按“ENTER”键确认设定,设备会开始加热至设定温度。
CO₂浓度设定
按“SET”键,切换至CO₂设定模式。通过调整“UP”和“DOWN”键,设定所需的CO₂浓度(常用设置为5%)。
按“ENTER”键确认设定。
氧气浓度设定
进入氧气浓度设定模式后,调节至所需的氧气浓度。对于缺氧环境的细胞实验,氧气浓度一般设定为1%-5%,根据实验需求调整。
按“ENTER”键确认氧气浓度设定。
湿度设定
如果实验需要控制湿度,通常通过水盘维持箱内湿度。确保水盘内充满蒸馏水,并定期检查和补充,以维持湿度稳定。
低氧环境调整
设备会通过自动调节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比例来创建所需的低氧环境。设定好目标氧气浓度后,系统将逐步降低氧气含量,直到达到设定值。
等待环境稳定
设置好温度和气体浓度后,等待培养箱内的温度和气体浓度达到设定值。显示屏将实时更新当前的参数。通常需要15-30分钟才能达到稳定状态。
样品放置
小心打开培养箱门,尽量减少开门时间以避免环境条件波动。将样品(如细胞培养皿或培养瓶)放置在架子上,确保气流能够均匀流动,避免样品过于密集。
关闭培养箱门,确保密封性良好。
实验监控
通过设备的控制面板实时监控箱内的温度、湿度、CO₂浓度和氧气浓度。如果出现异常波动,应及时检查气体供应、设备密封性和传感器工作状态。
部分赛默飞缺氧培养箱支持远程监控功能,可以通过连接外部设备实时监测培养箱状态。
结束实验
实验完成后,打开培养箱门,取出样品并关闭门。注意减少样品暴露在外界空气中的时间,以确保实验结果不受环境干扰。
关机操作
实验结束后,关闭设备电源。如果设备长时间不使用,可以断开电源线,并关闭气瓶的供气阀门,确保安全。
设备清洁
清空培养箱内部的水盘,并使用无菌擦拭布清洁箱内壁、架子和其他部件。避免污染物在箱内积累,以防影响下一次实验。
传感器校准
定期校准氧气、二氧化碳和温度传感器,确保培养箱环境参数的准确性。通常建议每6个月校准一次。
检查气体供应系统
定期检查气瓶连接是否牢固,管道是否有泄漏情况。气瓶应保持充足的气体供应,并在气压不足时及时更换。
更换过滤器
如果设备配有HEPA过滤器或其他空气净化系统,建议每6-12个月更换一次过滤器,以确保空气的清洁和无菌。
设备自检与维护
每月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控制系统、显示屏、传感器和加热系统正常工作。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联系赛默飞技术支持或专业维修人员。
氧气浓度不稳定
可能原因:气瓶气量不足或管路泄漏。
解决方案:检查气瓶气量,确保气体供应充足。检查气体管路和连接处是否有泄漏,并及时修复。
CO₂浓度不准确
可能原因:CO₂传感器老化或失效。
解决方案:定期校准CO₂传感器,必要时更换传感器。
温度波动
可能原因:温度传感器故障或外部环境温度波动。
解决方案:确保设备放置在温度稳定的环境中,定期校准温度传感器。
湿度不足
可能原因:水盘水量不足或湿度调节功能异常。
解决方案:定期检查和补充水盘中的蒸馏水。确保湿度调节系统正常运行。
通过遵循以上操作步骤,赛默飞缺氧培养箱可以有效模拟和控制低氧环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定期的维护和校准是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用户应根据设备使用手册中的建议,严格执行每一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