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充电桩新国标测试标准

深圳市赛特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2017/7/13 10:02:58

标准中首先提及了交流充电桩测试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主要包括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测试交流充电桩的充电控制过程、异常充电状态以及连接控制时序等)、交流电源(模拟电网供电特性)、负载(模拟电池消耗充电桩的输出能量)、测试仪器(测量充电桩的电气特性及控制信号状态等)、主控机(控制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模拟充电过程的不同状态、采集记录测试仪器的测量数据生成测试报告)。这几部分对充电桩进行有序的联动测试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1 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检测系统结构图

充电控制过程测试

交流充电桩的充电控制过程测试分为四个阶段:连接确认测试、充电准备就绪测试、启动及充电阶段测试、正常充电结束测试。检测的内容包括检测点1、检测点4的电压值,PWM信号的频率、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充电状态等。

各个阶段的测试目的为

充电连接控制时序测试

本测试的目的是检查供电设备充电连接控制各种状态跳转和时间间隔是否满足要求。状态转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充电时供电设备充电连接时序应满足GB/T18487.1-2015A.4A.5规定的要求。

2 交流充电桩充电连接控制时序图

异常充电测试

在该测试要求中规定了很多充电现场可能遇到的异常场景,检测交流充电桩在遇到这些异常后可否稳定安全的停止充电。针对交流充电桩的异常用例具体包括:

回路电压测试

该测试项目针对交流充电桩的部分为CP回路电压测试,在充电前,当检测点1的正电压在标称值误差范围内(8.2V~9.8V),供电设备应能允许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当检测点1的正电压在标称值误差范围内(5.2V~6.8V),供电设备应能正常充电;当检测点1的正电压超过标称值误差范围,供电设备应在50ms内识别连接故障,并不允许充电或停止充电。

3 交流充电桩控制引导电路图

相关产品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