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Nature 子刊:新研究发现缩短寿命的 16 个遗传标记

上海高创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2017/7/31 12:34:39

我们能活多久?这个答案写在我们的基因组中。近日,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与寿命缩短相关的 16 个遗传标记,其中包括 14 个新遗传标记。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zui大的一组寿命标记。约有 10%的人口携带部分标记,与平均人口相比,他们的寿命缩短了一年以上。该研究由 SIB 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洛桑大学医院(CHUV),洛桑大学和 EPFL 的科学家牵头,研究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计算框架,以揭示我们的死亡时间和疾病的遗传学。该研究发表在近日的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上。

为什么有些人比别人活得更久?虽然生活的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地位或饮食——占据了zui大的一部分因素,但人类寿命变化约 20%到 30%都归结于基因组。我们的 DNA 序列中特定位置的变化,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寿命息息相关。

在新研究中,由 Kutalik 领导的科学家团队采用创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 116,279 个人的数据,探索 230 万个人类 SNPs。研究人员发现了 16 个与寿命相关的 SNPs,其中包括 14 个新的 SNPs。 Kutalik 说:“在我们的方法中,我们优先考虑已知与年龄相关疾病有关的 DNA 变化,以便更有效地扫描基因组。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zui大的一组与寿命相关的遗传标记。”

大约 1 /10 的人携带这些标记,与平均人口相比,他们的寿命缩短了一年以上。此外,继承这些 SNPs “短命版本”之一的人可能会早死七个月。

这种方法还能让研究人员探索 DNA 变化如何整体地影响生命周期。他们发现大多数 SNPs 通过影响不止一种疾病或风险因素对寿命产生影响。例如对吸烟更容易上瘾的同时也易于患精神分裂症。

将发现的 SNPs 与基因表达数据相结合,研究人员发现与 SNPs 相邻的三个基因(RBM6,SULT1A1 和 CHRNA5,参与尼古丁依赖)在大脑中的低表达与寿命延长有关。

这三个基因可以作为长寿的生物标志物。 EPFL 的 Johan Auwerx 教授说:“为了支持这一假设,我们已经表明,大脑 RBM6 表达水平较低的小鼠寿命要长得多。”

“有趣的是,在人类中基因表达影响的一些 SNPs 类似于小鼠中低热量饮食的结果,*,后者对寿命有积极影响。”洛桑大学 Marc Robinson-Rechavi 教授说。

“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人类和模型生物之间的共享分子机制,并将在未来更深入地探索。” Bart Deplancke 教授总结道。

参考资料:The 16 genetic markers that can cut a life story short

相关产品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