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 >> 进入商铺
2018/1/10 10:28:18实验室安全重要性
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安全管理,对工作人员具有深远的影响。从实验室的布局、设备的维护保养,到危险化学品的存放、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到实验室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等许多方面,都在要求我们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作风,培养安全实验的良好习惯。但实验室中潜伏着许多危险因素,稍有疏忽,极易出现安全事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进而影响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所以,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重于“泰山”。
实验室安全的分类
按实验室分类:物理实验室安全、化学实验室安全、生物实验室安全。
一.理化实验室总体安全准则:
1.必须坚持安全*、预防为主的原则:
在化验室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应熟悉“实验室安全制度”和其他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应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化学危险品安全知识和化学化验的安全操作知识。化验室分析人员应认真遵守化验操作规范、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知道事故的处理方法,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检查。
2.新进实验室做实验的人员,均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合格者方能进行化验。
3.实验进行中操作者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离开时必须有人代管(具有安全保障和仪器运行可靠的实验可短时间离开)。
4.实验室严禁吸烟。
5.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长发不可披肩,应扎起,不可在食堂等公共场所穿工作服,进行危险性工作时应穿戴防护用具。
6.实验室的化学试剂管理应按有关规定进行保管。实验人员进行危险性操作时,例,易燃易爆品的处理、危险废液的处理、危险品的取样分析等,应穿有防护服并有第二人员陪伴,陪伴者应能清晰并完整地观察操作的全过程。
7.贵重金属、贵重物品、贵重试剂及剧毒试剂应有专人负责保管。
8.氢气瓶、乙炔瓶等危险钢瓶必须放在室外地点(钢瓶间或阳台),放在室内的钢瓶须用铁链或其他方式进行固定,应经常检查是否漏气,严格遵守使用钢瓶的操作规程。
9.熟悉室内的天然气、水、电的总开关所在位置及使用方法。遇有事故或停水、停电、停气,或用完水、电、气时,使用者必须当时关好相应的开关。
10.不得使用运行状态不正常(待修)的仪器设备进行化验,控温性能不可靠的电热设备不得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运行,因震动大或噪音大而对周围化验室造成干扰的设备不得运行。不得超负荷使用电源和器件(配电箱、插座、插销板、电源线等),不得使用老化或裸露的电线(连接临时电线时,应使用护套线),不得擅自改接电源线,不得遮挡实验室的电闸箱、天然气阀门及给水阀门。不得擅自在实验室进行电焊或气焊。
11.离室前应用洗手液(洗洁精)洗手。
12.zui后离开实验室的人员,有责任检查水、电、气及窗户是否关好,锁好门再离开。
二.实验室安全细则:
一切实验工作要以人为本。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防止污染环境、保证实验室工作安全而有效的进行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实验室安全包括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电气安全和防止污染环境等方面。
1.防止中毒、化学灼伤、割伤:
一切药品和试剂要有与其内容物相符的标签;
严禁试剂入口以及用鼻子直接接近瓶口进行鉴别,鉴别时应将试剂瓶远离鼻子,用手轻轻煽动,稍闻即止;
取用带腐蚀性的药品,如强酸、强碱、浓氨水、冰乙酸等,建议戴上防护手套,不要以为自己是超人。拿比较重的瓶子时,应一手托住底部,一手拿住瓶口;
处理有毒有害气体、有挥发性的药品及有毒有机试剂时(如,氮氧化物、溴、氯、硫化物、汞、砷化物等),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稀释稀硫酸时,处理得容器必须耐热,玻璃棒必须不断地搅拌,必须将酸缓缓倒入水中。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药品时,因其会大量放热,故也必须用耐热容器处理,浓酸浓碱必须在各自稀释后再中和。
2.防火、防爆
操作易燃物时必须远离火源,瓶塞打不开时,切忌用火加热或用力敲打。倾倒易燃液体时还必须谨防静电;
加热可燃易燃物时,必须在水浴或者严密的电热板上缓慢进行,严禁用明火或电炉加热;
蒸馏液体时,如果需要补充液体时,应先等其冷却后再补充。蒸馏易燃物时应先通水再通电加热;
烘箱、电炉周围严禁放有易燃物或带挥发性的易燃液体;
3.灭火:
如果在实验过程发生火灾,*时间要做的是:将电源和热源(或煤气等)断开,起火范围小可以立即用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但若火势有蔓延趋势,必须同时立即报警。常用的灭火器及其适用范围,见表1:
表1:常用的灭火器及其适用范围。
水虽是人所共知的常用灭火材料,但在化学实验室的灭火中要慎用。因为大部分易燃的有机溶剂都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流动,此时用水灭火,非但不能灭火反而使火势扩大蔓延;还有的溶剂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引起燃烧加剧甚至爆炸。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上统一将火灾分为A、B、C、D四类,必须根据不同的火灾原因。
选择相应的灭火器材,火灾类别及其灭火器材的选用见表2
表2:火灾类别及其灭火器材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