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农业技术推广对现代农业的作用

北京中清国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

2018/7/11 15:10:56

摘 要:农业技术推广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才能有效提高现代农业的生产效率。本文主要从农业技术推广和现代农业的含义、社会功能和意义,以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对现代农业的作用。 
  1 引言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现代的农业技术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动态过程。 
  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2 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及意义 
  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是: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保持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满足社会的需要,保障社会稳定;维护生态稳定,促进农业多功能发展和持续农业发展。 
  农业推广的作用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能更大限度的解放生产力。它除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示范户、指导并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生活质量,扩大农民收入。它以农村社会为背景,以农民为对象,以农场主、农头企业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为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构造和谐社会的时代元素。 
  3 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技术推广体系诸多不适,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技术推广体系转轨滞后,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农技推广部门职责不清,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激励机制,干劲不足,县市区对乡镇农业工作年度目标综合考核中涉及农业科技推广的指标少,缺少评价和激励机制,严重挫伤了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智力因素。调查数据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意识淡薄,拒绝使用现代农业技术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3.2 创新主体创新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作为创新主体的事业性科研及推广机构实验设备落后,科技人员待遇低,外部评价与内部考核制度尚不完善,缺乏创新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基础尚未充分建立,创新动力不足。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的自主创新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缺乏自觉的科技研发行为,自主创新能力尤其不足。 
  3.3 农业科技人物不多,科技作用不强 
  人才资源相对不足,结构不尽合理,复合型人才、高层次人才少,尤其是能农业发展的科技和管理人才缺乏;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现代农业学科领域人才稀缺。一些县(市、区)农业事业单位近10年来没有新进农技人员。当前,农民的文化素质与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不适应,环境保护意识、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意识不强,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的难度大。农村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获知渠道不多,在农村劳动力中,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少,而且一些刚毕业从事农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只有书本知识,只会空谈理论,不会调查研究,不会动手实践,更不会亲自试验示范,在群众中没有威信,给推广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这不仅影响了*适用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工业化的健康发展。 
  3.4 农业科技投入相对不足,主体投入意识不强 
  农业科技投入资金近年虽有所增加,但还是存在总额偏小、配套政策较难落实等问题。政府资金投入偏少的状况仍然存在,部分基层推广单位由于缺乏推广经费,无法正常开展业务工作。另一方面,农业企业普遍存在自主科技投入的意识仍然不强,科技投入停留在靠争取政府支撑上。地方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瓶颈”。历年遭受的洪水、病虫等自然灾害袭击,均使农业经济遭受不小的损失。不难看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业生产抵御旱涝自然风险能力低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由于缺乏资金,农民发展规模种养和农村使用中小型现代农业工具难以得到必需的资金和信贷支持,影响了农村现代农业技术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5 一些基层农技站只是围绕推广搞推广 
  一些基层农技站只是围绕推广搞推广, 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帮助农民接受新技术、新成果,不能积极主动走出去,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去寻找项目成果,把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引进来加以试验示范和推广,只是坐在办公室等着上级部门下达任务,然后组织实施和完成。长期以来,就会动摇农业推广在农民心中的地位。 
  4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4.1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培养现代农业推广人才队伍 
  4.1.1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明确各级农技部门职责,全面实施责任农技员制度,充分发挥责任农技员、农技指导员、专家等在产业指导、规划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富有活力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4.1.2加大项目支持力度,设立农技推广专项经费及农业科研基本经费; 
  4.1.3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持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4.1.4积极推进农村乡土人才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农业远程培训等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加强政策监管制度,保证农技推广事业健康发展。需要制定由*等相关部门颁布实施的加强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系列规定,并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相配套,逐步使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4.2 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明确农技推广的重点方向 
  农业技术推广要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在品种选育、标准化技术研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推广上下工夫,重点在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及畜禽主要疫病成灾机理与调控基础,资源管理等知识创新领域实现突破。 
  4.3 拓展农业推广内涵,推动农业产业提升 
  4.3.1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 
  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形态不断丰富、效益不断提升 
  4.3.2实施品牌创新与保护战略 
  巩固和发展“特色品牌”和“原产地品牌”,重点发展以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保鲜、储运为主攻方向的农业产业,由抓生产为主,转向生产、市场并重,大力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业、运销业、加工业,充分利用自然、历史优势,创建、登记注册系列名产、名品、ming牌,逐步形成支柱产业; 
  4.3.3送科技知识入门到户 
  开展指导和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及时提供有关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行情和流通状况等信息,切实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转化和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充实农村一线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力量。 
  4.4 不断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技推广的外部条件 
  4.4.1多渠道、宽领域地引导和组织各类资金投入 
  各级财政要逐步提高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和预算内农业基本建设的比重,同时加强对各项支农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用到实处;大力推广农业机械设备,加大现行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农机推广向蔬菜、水果、畜牧等领域拓展; 
  4.4.2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创新土地合理流转方式、内容和经营体制,建立农户和合作组织互利互惠的双层经营机制,充分利用土地及劳动力资源; 
  4.4.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建立与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合作机制,以农民为主体,以科技为依托,以协会组织为纽带,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形成产加销紧密相联的农业产业链,把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发展,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流通网络。落实对专业合作组织的税收优惠等各项政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要加大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经费投入,切实保障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履行职能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确保推广工作正常运转,确保推广人员能够进村入户开展服务;要加强基层推广机构条件能力建设,保证农技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5 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的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共*、guo务院一直把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农业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键要靠科技,要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