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豪斯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进入商铺
2018/7/26 16:32:36
1.
这个夏天的热风刚来,朋友圈里“*”的热度还没散去,徐峥导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就点燃了全网。
一场关于国内进口药制度的弊端、药品研发及药品保护是否合理、病患与执权者之间的博弈、生死权力的较量的探讨,激起了大众的深度思考与激烈讨论。
相关的网络文章一篇篇飞来,围绕善恶选择、围绕生死之争、围绕活着的艰辛、围绕着我们无法战胜的死亡,给大众一个又一个新的解读视角。
其中一篇名为《我不是药神 | 为什么有时活着比死更可怕》(1) 里有段话,读来颇为心酸:
“在吕受益的身上,我看到人们很难逾越的一个困境 :有时,活着比死更可怕。”
对于被病痛折磨到想死的人而言,他们像是生活在没有希望的地狱里,他们期盼活着,却连活着的权力都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电影里,这些已经被疾病压垮的人,被许多利欲熏心者视作牟利的对象。病痛中的他们,戴着一层又一层的口罩,口罩之下绝望而痛苦的面孔,是被视而不见的人之尊严。
作者引用《未来简史》的观点说:数千年来,人类一直为对抗死亡、争夺活着的尊严而抗争。
其中,被天灾人害夺去的生命权终于被我们抢回手中——从饥荒、到瘟疫,再到战争——这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宿敌,在近几百年内,渐渐被扼杀在摇篮里。
2.
在对抗死亡这场残酷的战役里, 许许多多像程勇那样心有怜悯与善勇的人,一直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譬如那些决心从事药物研发的年轻人:90后的小呆,医学博士毕业,选择回国创业。为了研发新药,每天二十四小时泡在实验室里,强度大的时候,一天只能睡两个小时。即使这样强体力和强脑力的劳动,也无法预测药物研发的结果是失败还是成功。
譬如那些研究癌症靶向药物治疗的医学研究者:在血液研究实验室里,有一群科研人员几十年如一日的埋头于血癌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一款能治病的药从研发到售卖,中间要经过一期、二期、临床多个阶段,耗时几十年的时间。期间无数次的失败、再尝试、再失败、再尝试,他们从一个个少年人熬到了两鬓发白,凭借的是对职业的尊重、生命的敬畏。
譬如那些奋战在传染病预防监测一线的疾控研究员:某省疾控预防中心的实验室,是我们奥豪斯仪器的客户,每年洪涝多发期,他们都要开始筹备血吸虫病疫情的检测。
实验过程中,他们使用奥豪斯FC5515微量高速离心机对提取出来的样品进行离心纯化,以检测钉螺——血吸虫的主要中间宿主,是否被血吸虫感染。这样的测验,在我国已经持续了五六十年。
与骇人听闻的癌症不同,血吸虫病名列传染病之中。其传播快、影响广、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人类与之抗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
今天,奥豪斯就为各位科普一下曾被称为“瘟神”的血吸虫病的历史,以及我国防治血吸虫病的历史:
3.
一千年前,埃及的尼罗河边。
在水田里工作的努比亚人突然出疹、身体忽冷忽热,这样的症状在当地迅速蔓延。尔后他们只能坐在田边,望着日出复日落,却无法参与正常的劳作。不久之后,死亡如大军压境,患病之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愁云惨淡。
然而,这些绝望的努比亚人,至始至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遭遇了什么。
两千年前,汉代中国湘潭之地,马王堆里的尸体里,数不清的虫卵寄生在其直肠肠腔内。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小东西,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名扬天下,让人闻风丧胆。
千年后,考古学家解剖研究后,发现了这些虫卵,解开了古尸的死因—— “血吸虫病”。同期,埃及考古学家也揭开了努比亚人死亡的谜团。
相隔千里的两个文明古国,竟然曾遭同一种疾病的肆虐。这种虫子,到底有多大的威力,能漂洋过海来恁死你?
世界卫生组织展开了对血吸虫病的研究与防治,谜底渐渐揭晓。原来埃及的血吸虫,和西汉的血吸虫是近亲。
据研究,迄今为止,能侵犯人体的血吸虫有19种,能威胁人类健康的血吸虫有6种。根据其入侵人体后寄居的组织不同,分为肠血吸虫病和尿路血吸虫病。(2)读完这张表,你就明白了。
| 种属 | 地理分布 |
肠血 吸虫病 | 曼氏血吸虫 | 非洲、中东、加勒比、巴西、委内瑞拉和苏里南 |
| 日本血吸虫 | 中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
| 湄公河血吸虫 | 柬埔寨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一些区县 |
| 几内亚线虫以及相关的间插血吸虫 | 中部非洲的雨林地带 |
尿路血吸虫病 | 埃及血吸虫 | 非洲和中东 |
1.那么,何谓血吸虫病呢?
血吸虫病,顾名思义,即血吸虫寄生于终宿主——人/畜的体内,造成终宿主的身体病变,后致其死亡的一种有高传染性寄生虫病。
其感染性之强,与疟疾、黑死病等瘟疫性疾病,被一同列入发展中国家的重点传染病名单里。
2.那么,血吸虫病的感染力到底为什么这么强?
居然能让人民闻风丧胆!是因为种类多吗?
不,人家不拉帮结派,人家凭天赋的。
, 血吸虫有无人能敌的寄生能力,在中间宿主体内从毛蚴发育成尾蚴,在终宿主体内从尾蚴发育成成虫。
第二, 血吸虫有*的繁殖能力,在中间宿主内无性繁殖,在终宿体内通过有性繁殖进行虫卵扩增。
但生存力再强,激不起千层浪也枉然。
3.那血吸虫病是怎么成为寄生虫病里的“网红”的呢?
一般,血吸虫是这样操作的:
一个血吸虫卵落入水中发育成毛蚴,等待中间宿主出现后迅速寄居其体内,耐心发育成尾蚴——这时候它们已经具备了穿刺终宿主皮肤的能力。在成为尾蚴之前,它们还是子胞蚴,可通过无性繁殖倍增出足够多的尾蚴——这个过程,比孙悟空拔毛还要简单。
尾蚴们耐心的等待终宿主——如人、牲畜出现。待目标出现后,锁定,在其不知不觉中,穿透其皮肤,进入其体内转变成童虫,随静脉血管进入其静脉分支,如肠系膜静脉(肠血吸虫病,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或膀胱静脉(埃及血吸虫)。
得逞后的血吸虫童虫在终宿主身体里寄生四五十天左右,变成成虫,就可以通过有性繁殖正常产卵,开始为非作歹了。
据研究,一对成虫日产卵可达1000个左右,这样的高生产力可持续三四十年,直到终宿主死亡。
4.那这些虫卵去哪里了呢?
原来,从它们可以产卵开始,这些虫卵就悄悄随粪便排出体外,等候再一轮的传播。
如此,血吸虫成功的以一生万,以万生亿……如此循环往复,一人或一畜患病,即可数倍的扩大感染。
5.感染血吸虫病的症状如何呢?
一般来说,待血吸虫病在宿主体内潜伏至成熟,患者才会有患病的症状发作:起先是咳嗽、发热或疼痛,随后出现肝脾肿大、肝腹水,严重可出现肝坏死症状,导致患者劳动力丧失,离世……
血吸虫病的裂变速度与杀伤力,在较差的医疗环境里,堪称。
4.
早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血吸虫病如“死亡收割机”一般,肆虐中国,它们寄生于覆盖面积达128亿平方米的钉螺之中,侵入13个行政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水域沿岸地区,造成一亿人口感染,被称作“瘟神”。
这场几乎肆虐全国的传染病,感染源来自日本血吸虫——这种血吸虫于1904年在日本发现,因此得名。直到今天,日本血吸虫病仍在中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部分地区流行。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血吸虫病大爆发后,我国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血吸虫病防治征程。这漫长的征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是上世纪50-70年代的控制钉螺阶段;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到2004年的人畜化疗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从2005年开始的传播源控制阶段:包括钉螺调查、人及家畜的化疗、健康教育、有农业、林业、水利和土地等专家参与的控制。(3)
一直以来,钉螺调查作为血吸虫病常发区域疾控中心的必检项目。
在过去钉螺感染较严重的年代,原本采用传统的压碎法和逸蚴法检测现场钉螺的感染情况,就可以满足疫情的检查。但随着血吸虫病疾控逐渐步入传播源控制阶段,面对低感染率和低感染度的区域,则可以采用群体钉螺检测手段(4)。
当下许多血吸虫病疾控检测中,会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即DIGFA 法),检测疾控区域内的钉螺是否为血吸虫感染性钉螺。(5)
在湖北省某疾控中心的钉螺血吸虫检测中,根据DIGFA实验要求,采用奥豪斯的FC515微量高速离心机对样品进行高速离心纯化。
大容量 | 44x1.5ml/44x2.0ml |
大离心力 | 21953g |
大转速 | 15200rpm |
匹配转子数 | 7 |
|
|
在高速离心纯化后,再按文献要求制作测定板,根据实验步骤加入实验液体,只需数分钟即可得出结果。
随后根据目测斑点的色泽,以判断被测样品为阴性还是阳性。(6)由于胶体金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能在相应配体区 聚集,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斑点,反差性很强,结果容易判断,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非常适合血吸虫病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7)
截止到2016年,我国血吸虫病的防治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每年夏季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使得血吸虫病的传播源监控依然是我国基层疾控工作中的重点。(8)
近全国各地暴雨不断,涝灾频发,正是血吸虫病易传播的季节。各地疾控又将展开一系列防治工作。
他们和《我不是药神》中被背景化的药物研发团队一样,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奥豪斯一直与他们并肩作战,埋头于提供高品质的实验室仪器,并服务于国内的许多医院、疾控中心,为研发实验和检测实验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仪器。
在飞速发展的生命科学事业中,奥豪斯与生命科学领域的其他同仁们一样,从不吝啬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因为这份力量,一定会带来大大的希望。
参考:
1.阿浅.《我不是药神 | 为什么有时活着比死更可怕》.无花果听歌.(07/08/2018 23:43)
2.血吸虫病基本知识与水利血防[].长江水利网.(06/29/2018)
3.血吸虫病.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 [online]
4.陈军虎, 闻礼永, 张旭照,等. 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PCR方法的建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 24(3):204-207.
5.陈军虎, 闻礼永. 免疫渗滤和层析技术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J]. 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2005, 32(2):85-88.
6.陈军虎.生态环境改变后人群血吸虫抗体水平动态变化和感染性钉螺基因检测的研究[D].浙江省医学科学院,2006.
7.陈军虎, 闻礼永, 张剑锋,等. DIGFA、ELISA与IHA平行检测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血清抗体的应用价值[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5, 21(9):776-778.
8.张利娟, 徐志敏, 钱颖骏,等. 2016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6):669-677.
9.百科知识.血吸虫病的千古之谜.百拇医药.( 07/15/2018)
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