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自治区)肉类协会、大区办事处、各专业委员会及会员企业:
肉类工业是食品工业的骨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城乡市场和扩大对外贸易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肉类工业和所有的食品加工工业一样,都无一例外地广泛而深入地应用制冷技术,实现低温下的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及销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冷链系统,冷库是冷链系统的重要节点。
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有冷库近两万座冷藏总量约为880万吨(不包括贮冰库容量),其中冷却物冷藏量约为140万吨,冻结物冷藏量约为740万吨。按冷库冷藏容量,原国有企业的占总容量的2/3。按冷库数量,原国有与非国有的冷库数量约各占50%。原国有冷库以大中型冷库为主,库龄多在30年左右。非国有冷库则以中、小型为主,库龄多在10年以内。在东部沿海渔村中,在农产品加工较发达省份的乡、镇农村中,100吨上下的小型冷库更是星罗棋布,分布十分广泛。随着肉类工业快速发展,冷库数量和容量迅速增加,构造形式日趋多样性,在建设和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已日趋尖锐,安全隐患普遍存在,事故频频发生,不仅对企业、行业造成相当的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侵害,而且往往因为涉及公共安全而引起全社会的密切关注。
一、冷库的安全问题
冷库的安全涉及方方面面,主要是冷库的火灾和制冷系统事故。
1、火灾
冷库火灾多发生在冷库的围护结构、制冷系统的容器及管络隔热施工和管理之中。建国以来,冷库围护结构长期沿用软木、稻壳,应用历史长达三十多年,并在新建、大修、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现阶段已淡出了肉类工业的冷库。90年代以来,冷库中的隔热工程普遍采用聚氨酯,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通常为多层冷库,采用现场发泡构造隔热层;二是装配式冷库,采用聚氨脂夹心板(也有的采用聚苯夹心板),多为单层高位冷库。采用聚氨酯以来出现的安全问题除了影响到工程质量,缩短使用寿命,裂、损坏、垮塌以外,zui致命的是火灾造成的资产、人身方面的严重损失及不良的社会影响。据粗略统计,仅1995年至2001年的6年中,冷库严重损伤有十几起,冷库火灾也有近20起,还有相当一部分隐情未报。
2、制冷系统的事故
肉类工业中的冷库制冷系统绝大多数采用氨作为制冷剂,在我国的采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应用技术与经验,它也是*的*良的制冷剂。氟里昂制冷剂属于消耗或部分消耗臭氧层物质,其温室效应对地球环境造成威胁,公约已限制其应用,故氨作为食品工业制冷剂的前景愈加远大。
氨在我国国家标准中属于四级轻度危害的有毒物质,它刺激人体粘膜,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后有窒息作用,当空气中氨的体积分数达到16-25%时遇明火可引起爆炸。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制冷系统的事故时有发生:压缩机损坏,制冷设备事故,制冷剂泄出,制冷系统管络开裂,阀门损坏,安全装置失灵等均有增加的趋势,给企业的经营造成损失,有的给社会造成不安全影响。
二、冷库安全问题的成因
1、缺乏系统指导,忽视安全问题
冷库是肉类行业中技术性较强的部分,是商品质量的保证手段,是能源消耗的“大户”,是企业安全的重点,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举足轻重。建国以来,国家主管部门曾形成了一整套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成为制冷系统有力的安全保障。在国家机构改革中,冷库安全管理尚未明确哪个部门专负其责,冷库管理处于无序状态。近年来,非国有企业大量涌现,不少企业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商品的运作,忽视了制冷技术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冷库的安全管理问题。
2、无证上岗操作现象十分普遍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劳动人事部就将制冷运转工列为特种作业人员,要求“必须年满十八周岁以上,具有本工种作业所需的文化程度和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及实践经验,经安全技术培训后,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者,方可独立作业”。但是目前除部分省、市城市中,实行冷库制冷工持证上岗制度外,许多地区未执行这项规定。特别是在我国广大的县、乡镇及农村冷库中的生产操作人员几乎都没有上岗操作证,从业之前既没有接受有关冷库制冷系统正确操作方法的培训,更缺乏有关制冷系统故障应急处理,及安全运转的日常教育。一旦冷库制冷系统发生漏氨事故,一线操作工人茫然不知所措,后果可想而知。
3、制冷系统带病运转的现象非常普遍
在我国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冷库,约占全国冷库容量的一半,这部分冷库库龄大都在30年以上。随着企业改革转制,冷库作为自负赢亏的企业被推向市场,不少企业都未能按时足额提留冷库大修基金,致使不少冷库年久失修,不得不带病运转,设备老化,制冷系统锈蚀严重的管道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换,磨损渗漏的阀门也无法更新,整个冷库制冷系统氨制冷剂跑、冒、漏的现象严重。
4、现时冷藏企业中,绝大多数未有针对氨制冷剂的防护设备,如个人防护服、有氧呼吸器、防护手套及防护鞋、眼冲洗器及全身喷淋器等,不能做到事故抢险的及时、到位,也增加了人身伤亡的可能性。
5、我国冷藏企业正在进行企业用人制度的改革,不少企业为减员增效,削减了冷库氨压缩机间操作运行人员,中上层管理人员中也罕见制冷专业技术人才,在冷库制冷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应用还不普遍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异常,整个制冷系统就会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6、冷库工程设计、施工及安装市场混乱,无证设计、无证安装、无证施工现象十分普遍,就连一些大中城市的冷库工程设计,都没有坚持要求具有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接冷库工程。在一些县、乡地区的冷库工程,往往是由当地的一些“能人”一手包办设计、施工及安装工作。由于“三无”的不规范严重存在,对冷库的隔热材料、制冷系统容器及管络的可靠性选用、结构性配置、科学性流程等形成大量隐蔽性故障。一些冷库制冷系统带有先天性的缺陷,安全无法保障。
三、冷库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冷库的安全问题和肉类食品的安全问题同等重要。冷库的安全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因此,2006年肉类行业应将冷库安全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希望各企业将冷库安全摆上工作日程,,开展自检自查,对事故隐患采取补救措施;建立规范性管理和应急处理及报告制度。各地肉类协会有条件的应组织冷库技术及安全管理的培训、冷库安全的互检工作,总结案例,交流经验。肉类食品行业对冷库管理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原国家*曾颁布SBJ-2000、J40—2000《冷藏库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原商业部曾以(89)商副字153号文颁发《冷库管理规范》。这些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是宝贵的财富,建议在新形势下加以修订。
2、加强宣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要在企业管理层和企业职工中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了解冷库的特点,安全防护注意事项,自我救助的方法。企业要制定安全生产准则,责任明确到人。企业内部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要有事故处置预案及相应装备。
3、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增拨一定的公共安全基金,资助并委托行业协会或有关企业承接有关冷库使用中涉及公共安全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
4、加强对报废的有关制冷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管材的回收监管工作。要在城镇的物资回收站,回收报废的制冷设备及管材,经专人进行排险处理后,作为金属冶炼原料送冶炼厂处理,废物利用,绝不允许废旧制冷设备及管材重新流回到冷库及冷库施工现场,确保冷库制冷系统材质的安全合格。
5、加强监督和检查,制定防控预案,使冷库的安全切实得到保障。对现在的冷库,按照*2003年7月发布的《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的要求,各地要认真作好在用氨压力管道的登记工作,摸清家底作到监督心中有数,并按照*颁布的《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的要求,对氨制冷设备和管道作定期检验,并做出其安全性评估。
6、冷库的火灾,绝大部分发生在改造和基建工程的施工中。各企业和主管部门在工程立项、招投标、设计、施工全过程中,要严格各介入单位的资格审查,杜绝“长官工程”、“人情工程”,杜绝“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以及“自我设计、自我安装、自我施工”,严格执行建设部有关规定,尤其注意聚氨酯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加强工程现场管理,工程监理公司须尽职尽责,共同避免火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