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铁电材料介绍

北京华测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 进入商铺

2021/1/20 13:45:39

铁电材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介质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还有显著的热释电效应和压电效应,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从日常生活到多个技术领域。在有限温度下,铁电材料具有自发极化,并且自发极化的取向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其取向还会随着电场作用而发生改变。极化交互作用还会使得长程序与热涨落(温度 T)两者发生竞争关系,一旦前者比后者强度高,就会发生顺电-铁电相变,反之亦然[1-6]。由于极化属于一种极性矢量,而产生的自发极化会在晶体中形成*的方向,这时每个晶胞中的原子就会沿着该方向产生相对位移,使得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从而形成电偶极矩。晶体一般只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铁电性,一旦当温度超过某一设定值,就会经历从铁电相 (ferroelectric phase) 到顺电相(paraelectric phase) 的结构相变,自发极化也会随之消失,这一转变温度被称为居里温度 (TC)。当温度高于居里温度,晶体是非极性结构,也称作顺电结构。

当铁电晶体发生自发极化现象时,由其正负两端的束缚电荷产生的退极化场与极化取向相反,这时晶体内部的静电能将会变大。当铁电晶体被束缚时,应变能还将因为自发极化产生的自发应变而增加。因此,就算极化均匀,其状态也是不稳定的,晶体还将自发分成小区域,这些小区域被称为―畴‖。虽然各个畴的极化方向不一致,但畴内部的电偶极子取向却相同。对于多晶而言,其电畴取向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因为它的晶粒的取向是任意的;如果是单晶,则不一致的电畴自发极化取向间还存在着简单的关系。就铁电体晶体整体来说,在没有电场作用之前,极化状态也将不会对外呈现出来。

施加外电场后,电畴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可以用电滞回线来描述,如图 1.1 所示。当施加的电场从 0 慢慢变大时,铁电畴成核并长大,再有畴壁运动,导*化发生翻转。在电场较弱的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的将会是可逆的畴壁运动。当电场强度变大时,成核的新畴出现,这时畴壁运动是不可逆的,线性段跟随 E 的上升趋势比极化强度要慢。当电场强度大到一定的值时(B 点),极化强度趋于饱和,而此时的晶体也变成单畴。此时电场强度值若再变大,总的极化强度仍会因为感应极化的增加而有所增大。如果从饱和状态后又逐渐减弱电场强度,极化强度也将慢慢下降(沿 C→B→D 曲线减少),还使得晶体在电场强度值为零 时的极化强度仍然很大。线段 OD 被称之为剩余极化 Pr (remanent polarization)。线段 CB 的延长线与极化纵轴交于点 E,则此时的线段 OE 表示为自发极化 PS。如果外加电场为反向,电偶极矩翻转。用 D→F→I 的曲线变化来描述 P-E 特性曲线,当电场强度值为 EC(EC,矫顽电场强度 (coercive field) )时,极化强度为零。F→I 段曲线为电畴的反向定向区,当电场强度值到达 I 点时,极化强度又趋于饱和,再逐渐增大反向电场时,线段 IG 与线段 CB 情况类似,感应极化强度增加,而曲线斜率也将减小。若逐渐减小反向电场,P-E 特性曲线会沿着G→I→H→C 曲线返回,由此行成一个闭合的回线。由上分析得知,电场 E 在正、负饱和值之间循环一圈后,P-E 之间的关系就如曲线 CBDFIGHC 所示,这和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非常类似。

并不是每个晶体的介电常数都是常数,如铁电体,由于极化属于非线性的,因此,其介电常数通常用斜率表示(以 OA 处于原点的斜率)。因此当我们需要测这类晶体的介电常数时,应该施加很小的测量电场。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