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法、洛氏法和维氏法都属于压入法,它们都是一个“平衡-不平衡-平衡”的驰豫过程。反面平衡其实也是不平衡的,只是速度很短的短时,速度足够平衡。
1)布氏法产生较早,洛氏法次之,维氏法产生稍晚。还有许多其他的方式。
2)球状布氏法球体(起初是不存在的,因此当时没有金刚石),球的直径D,载荷大小P(对于不同系列的仪器)是不一样的,因此压痕直径d(对于不同的测量实验)是不同的。因此试验后,需要通过计算公式与现有数据对比,得出硬度值;
3)很明显,布氏法比较麻烦(要测量深度和直径),没有规范,所以不同厂家的方法也不一样。于是出现了洛氏法,与布氏法一样,洛氏法就像布氏法一样,并无区别。只要做好规范,那么各个厂家就不能随便改D、P了。现在有了规格,再根据深度直接读取硬度。
4)为了区分不同硬度计测量的硬度,HB用来表示(HBS是钢球压头,HBW是硬质合金球头),HR用来表示LRA(HRA表示钢球,HRC金刚石圆锥为120三倍载荷)。
5)为了证明不是照搬布氏法,洛氏法也采用了金刚石锥头,后期也将负荷增加到三倍(HRC为HRA,负荷为HRA的两倍)。
6)但洛氏法仍需测量深度,不便,误差较大。为什么维氏觉得没有长度代替深度啊。这样就产生了“在实际测量中,不需要进行计算,而是根据d值,直接查表得到所测硬度值”的维氏法。用维氏法表示长度,锥面四棱锥夹角136度的钻石四棱锥。很明显,维氏法的一大优点(可测薄片)是布氏法和洛氏法所不能做到的。
7)当然,发展到现在,各种硬度计互相借鉴,互相提高。布氏法,洛氏法和维氏法均可计数。
8)概括地说,布氏法历史较长,并且适用于测量软的某些物质(如正火、退火的钢铁合金);洛氏法适用于测定硬的物质(如淬火、回火的钢铁合金),不适合用软质材料直接戳穿;维氏法则通吃,还能测薄层和表面硬度。
测定范围:
布氏硬度计测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轴承合金材料的布氏硬度、硬质合金、渗碳钢、淬火钢、表面淬火钢、硬铸钢、铝合金、铜合金、可锻铸件、软钢、调质钢、退火钢、轴承钢等。
洛氏硬度计测定黑色金属、合金钢、硬质合金及金属表面处理后(渗碳.氮化.电镀层)的表面洛氏硬度。
维氏硬度计测定渗碳层、陶瓷、钢、有色金属;薄板、金属薄片、电镀层、微小试件;氮化层、渗碳层和淬火硬化层梯度测量;适用于平行平面和微小零件及超薄零件的精密维氏硬度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