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环境监测数据的五性是什么呢?

北京博创诺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3/2/21 14:02:17

    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的现状,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环境监测结果的“五性”反映了对监测工作的质量要求。

1、代表性(representation)
代表性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有效样品。所采集的样品必须能反映水质总体的真实状况,监测数据能真实代表某污染物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和水质状况。
任何污染物在水中的分布不可能是十分均匀的,因此要使监测数据如实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必须充分考虑到所测污染物的时空分布。首先要优化布设采样点位,使所采集的水样具有代表性。

2、准确性(accuracy)
准确性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受从试样的现场固定、保存、传输,到实验室分析等环节影响。一般以监测数据的准确度来表征。
准确度常用以度量一个特定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定值或重复测定值的均值)与假定的或*的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系统的准确度是反映该方法或该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或随机误差的综合指标,它决定着这个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准确度用误差或相对误差表示。
准确度的评价方法:
可用测量标准样品或以标准样品做回收率测定的办法评价分析方法和测量系统的准确度。

3、精密性(precision)
精密性和准确性是监测分析结果的固有属性,必须按照所用方法的特性使之正确实现。数据的准确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而其精密性则表现为测定值有无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精密性以监测数据的精密度表征,是使用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它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随机误差的支当认测试结果的随机误差越小,测试的精密度越高。
精密度通常用极差、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表示。标准偏差在数理统计中属于无偏估计量而常被采用。

4、可比性(compatibility)
指用不同测定方法测量同一水样的某污染物时,所得出结果的吻合程度。在环境标准样品的定值时,使用不同标准分析方法得出的数据应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可比性不仅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应相互可比,也要求每个实验室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应该达到相关项目之间的数据可比,相同项目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历年同期的数据也是可比的。在此基础上,还应通过标准物质的量值传递与溯源,以实现间、行业间的数据一致、可比,以及大的环境区域之间、不同时间之间监测数据的可比。
例如,用离子色谱法测定NO3-一N的结果与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的结果应基本一致;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氯苯类的结果应与气相色谱一质谱法的结果相近。
过去我国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类,这一方法与红外法测定结果就没有可比性。因为紫外法使用的石油醚萃取剂与红外法使用的四氯化碳萃取效果不同,其次紫外法的吸收波长与红外法也不同,它们所测定的是不同的石油成分。

5、完整性(completeness)
完整性强调工作总体规划的切实完成,即保证按预期计划取得有系统性和连续性的有效样品,而且无缺漏地获得这些样品的监测结果及有关信息。只有达到这“五性”质量指标的监测结果,才是真正正确可靠的,也才能在使用中具有性(authoritativeness)和法律性(lawfulness)。
  人们常说:“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为获得质量可靠的监测结果,各国都在积极制定和推行质量保证计划,正如工业产品的质量必须达到质量要求才能取得客观的承认一样,环境监测结果的良好质量,必然是在切实执行质量保证计划的基础上方能达到。只有取得合乎质量要求的监测结果,才能正确地指导人们认识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环境、治理环境的行动,摆脱因对环境状况的盲目性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这就是实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意义。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