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分析超速离心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 >> 进入商铺

2009/6/8 9:26:03

1926年瑞典物理化学家T.Svedberg制造出世界上*台分析超速离心机,zui大转速高达45000r/min。1929年Lamm推导出了沉降方程。20世纪50年代是超速离心技术作为生物化学研究工具大变革的年代,正如J.T.Edsall(1959)所言,“还没有一项技术能胜过超速离心对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物理化学研究”。70年代更是超速离心机及其应用大发展的时代。运用超速离心机对颗粒的沉降分析可获得诸如分子量、密度、分子形状等参数,而研究这些参数在过程中的变化,可作为分离纯化样品混合物组成成分的基础(D.Freifelder,1976)。

        由于理论的进展、仪器的不断改进(包括像离心分析池、光学系统、温度和旋转速度的控制等),特别是电脑的应用,现在我们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测出一混合物样品各组分的分子量、测定大分子的沉降系数和扩散系数等。由于有可靠的理论基础,样品浓度对分子量测定的影响已经可以仔细地分析,在纯化蛋白质过程中,氨基酸分子的丢失也能用分析超速离心的方法查出来。对于像核酸等在紫外线范围内有很大吸光度的物质,它们的沉降行为很容易采用吸收光技术进行研究,甚至在浓度0.001%的系统中。

相关产品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