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智能未来:配电室环境辅控系统无人/少人值守建设方案

河南力安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商铺

2024/5/13 17:45:38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电力系统智能化转型的深入,配电室作为电网运行的核心环节之一,其运维效率与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无人或少人值守的管理模式,旨在通过技术革新提升电力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对电力供应的影响,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运维效率。本文将围绕这一政策主题,提出一套配电室环境辅控系统的建设方案,以实现高效、安全、智能的配电室管理目标。


一、背景与意义

当前,传统配电室运维模式面临人力成本高、响应速度慢、安全隐患多等问题。无人或少人值守模式的推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配电室24小时远程监控、智能预警、自动调节与故障处理,从而大幅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运行可靠性,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稳定。

配电室运维系统组网图.png

二、建设目标

智能化监控:构建全面覆盖配电室内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烟雾、入侵等)及设备运行状态的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

自主调节控制:根据预设策略,系统能自动调节配电室内环境,如温湿度控制,确保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远程运维管理:通过远程监控平台,运维人员可随时随地查看配电室状态,及时响应异常情况,减少现场巡视频次。

智能预警与应急处理:建立故障预警模型,一旦监测到异常,立即触发报警,并自动执行预设的应急处理措施,或指导远程运维人员快速决策。

数据分析与优化:收集并分析历史数据,为设备维护、能耗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持续优化运维策略。

三、关键技术与系统架构

微信图片_20240508105110.png

1. 物联网感知层

部署各类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探测器、红外入侵探测器等)和智能终端,实时采集配电室内外环境及设备运行数据。


2. 通信传输层

采用有线与无线结合的方式(如光纤、4G/5G、LoRa等),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与实时性。


3. 数据处理与应用层

建立云端数据中心,集成数据处理、分析、存储功能,以及智能算法模型,实现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


4. 用户交互界面

开发用户友好的Web端与移动APP,供运维人员远程监控、管理、接收报警信息及操作指令。


四、实施步骤

需求分析与设计:深入调研配电室现状,明确智能化改造需求,设计系统架构与实施方案。

设备采购与安装:选型采购符合标准的智能设备,进行现场安装调试。

系统集成与测试:完成软硬件集成,进行系统联调与功能测试,确保各模块协同工作。

人员培训与制度建设:对运维人员进行系统操作与维护培训,建立适应无人/少人值守的运维管理制度。

试运行与优化:系统上线试运行,收集反馈,不断调整优化,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五、结论

构建配电室环境辅控系统,推动无人或少人值守模式的实施,不仅是对国家相关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电力行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一步。通过本方案的实施,不仅能够显著提升配电室的运维效率与安全水平,还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为构建智慧电网、促进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配电室的智能化管理将更加精细、高效,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电力支撑。


相关产品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