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影响质粒构建实验的因素

天津益元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商铺

2024/5/20 11:17:19
  质粒最早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大肠杆菌中发现的,是细菌、酵母菌、放线菌等生物中独立于染色体(或拟核)以外的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具有自主复制能力,可在子代细胞中保持恒定的拷贝数,并表达所携带的遗传信息。那么你知道影响质粒构建实验的因素有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载体的选择
 
  在选取克隆载体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①具备自主复制能力,拷贝数量众多;
 
  ②携带易于筛选的选择标记;
 
  ③含有多种限制酶识别序列,以供外源基因插入;
 
  二、引物设计留意事项
 
  在构建质粒时,设计引物时应考虑引物长度、引物的GC含量、引物的Tm值等因素,并避免引物间出现配对突变或次级结构等情况。
 
  前向引物:5’端–上游克隆载体末端同源序列 + 基因正向扩增引物 --3’端
 
  反向引物:3’端–基因反向扩增引物 + 下游克隆载体末端同源序列 --5’端
 
  在运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引物设计需留意事项:
 
  ① 引物长度最好在18-30bp左右,常用的长度是 20-22bp;
 
  ②引物 Tm 值最好在 60℃ 左右,两条引物间 Tm 值要保持接近,相差最好不要超过 5°C;
 
  ③GC 的含量标准通常为 40%-60% 或45-55%;
 
  三、酶切位点的选择
 
  在构建质粒时,选择适当的切割酶和连接酶至关重要。对于切割酶的选择,应该考虑到酶切位点的位置以及酶的反应条件等因素。而对于连接酶的选择,则应根据所使用的质粒载体和目标基因的大小来确定。
 
  ①选择质粒上两个酶切位点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小(>10bp),否则会影响限制性内切酶对切点的识别,从而不利于空载体的双重酶切。
 
  ②在克隆表达目的基因的情况下,选择酶切位点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目标基因片段内不应含有所选酶切位点(否则在检验阳性重组子的双重酶切时可能会切断目标基因)。
 
  ③在后续实验中使用的所有载体(真核、原核、酵母、昆虫)尽可能含有所选的酶切位点,并且要确保插入载体时的方向正确(即定向克隆),以免在更换载体进行表达时需要重新设计引物以引入新的酶切位点。
 
  更多有关影响质粒构建实验的因素,请联系天津益元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